基于Heckman Probit模型的危险废物企业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论文框架 | 第15-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3.4 论文创新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危险废物企业管理优化研究综述 | 第18-34页 |
2.1 国内外危险废物企业管理模式现状 | 第18-25页 |
2.1.1 美国危险废物企业管理现状 | 第18-20页 |
2.1.2 欧洲危险废物企业管理现状 | 第20-22页 |
2.1.3 中国危险废物企业管理现状 | 第22-25页 |
2.2 危险废物管理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2.2.1 国外危险废物管理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2.2.1.1 危险废物产生环节研究 | 第25页 |
2.2.1.2 危险废物运输环节研究 | 第25-26页 |
2.2.1.3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环节研究 | 第26-27页 |
2.2.2 国内危险废物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2.3 企业环境守法研究进展 | 第28-32页 |
2.3.1 国外企业环境守法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2.3.2 国内企业环境守法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危险废物企业管理优化方法研究 | 第34-50页 |
3.1 企业违规情形的设定 | 第34-35页 |
3.2 Heckman Probit模型构建 | 第35-38页 |
3.2.1 Heckman Probit模型 | 第35页 |
3.2.2 模型估计 | 第35-37页 |
3.2.3 模型检验 | 第37-38页 |
3.3 模型变量设置 | 第38-45页 |
3.3.1 被解释变量 | 第38页 |
3.3.2 解释变量 | 第38-45页 |
3.4 模型结果及管理优化建议 | 第45-48页 |
3.4.1 模型结果 | 第45-47页 |
3.4.1.1 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3.4.1.2 效应分析 | 第46-47页 |
3.4.2 管理优化建议 | 第47-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危险废物管理优化案例研究 | 第50-68页 |
4.1 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现状 | 第50-56页 |
4.1.1 动态管理系统线上监管 | 第50-51页 |
4.1.2 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督查 | 第51-52页 |
4.1.3 危险废物产生企业状况 | 第52-54页 |
4.1.4 危险废物企业检查现状 | 第54-56页 |
4.2 数据来源与分析 | 第56-58页 |
4.2.1 数据来源 | 第56-57页 |
4.2.2 变量状况 | 第57-58页 |
4.3 模型结果与分析 | 第58-64页 |
4.3.1 影响分析 | 第60-62页 |
4.3.2 效应分析 | 第62-64页 |
4.4 管理优化建议和意见 | 第64-66页 |
4.4.1 针对性监管 | 第65-66页 |
4.4.2 检查策略优化 | 第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