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简介 | 第8-9页 |
1.1.1 激光增材制造的简介 | 第8页 |
1.1.2 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简介 | 第8-9页 |
1.1.3 DZ125L镍基高温合金的简介 | 第9页 |
1.2 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原理和主要技术特点 | 第9-10页 |
1.3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4 激光增材制造模拟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15-26页 |
2.1 激光增材制造过程温度场基本方程及边界条件 | 第15-17页 |
2.2 激光增材制造过程应力场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3 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18-23页 |
2.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19-20页 |
2.3.2 热分析单元的类型的确定 | 第20页 |
2.3.3 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的定义 | 第20-21页 |
2.3.4 几何模型的网格划分 | 第21页 |
2.3.5 移动热源和“生死单元” | 第21-22页 |
2.3.6 相变潜热的处理 | 第22页 |
2.3.7 耦合场分析 | 第22-23页 |
2.4 激光增材制造的应力场模拟分析 | 第23-24页 |
2.5 实验零件的制备 | 第24-26页 |
2.5.1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2.5.2 实验步骤 | 第24-25页 |
2.5.3 扫描电镜(SEM)及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激光增材制造温度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第26-38页 |
3.1 温度场的后处理 | 第26页 |
3.2 DLMS过程温度场云图分析 | 第26-30页 |
3.3 DLMS过程温度场热循环曲线分析 | 第30-33页 |
3.4 DLMS过程温度梯度分析 | 第33-3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激光增材制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结果 | 第38-45页 |
4.1 增材制造过程应力场云图分析 | 第38-43页 |
4.2 增材制造过程应力场循环曲线分析 | 第43-4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五章 激光增材制造过程组织分析 | 第45-50页 |
5.1 增材制造过程组织形貌分析 | 第45-46页 |
5.2 增材制造过程柱状晶织构分析 | 第46-47页 |
5.3 增材制造过程柱状晶EBSD分析 | 第47-4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个人简介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