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渣对镁碳砖的侵蚀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绪论 | 第9-27页 |
·课题的背景 | 第9页 |
·钒渣生产及工艺 | 第9-11页 |
·提钒方法 | 第9-10页 |
·转炉提钒原理 | 第10-11页 |
·含钒铁水的氧化 | 第11页 |
·钒渣的物相和性质 | 第11-13页 |
·钒渣的化学成分和物相构成 | 第11-12页 |
·钒渣的性质 | 第12-13页 |
·镁碳砖在转炉炉衬上的使用 | 第13-14页 |
·镁碳砖的发展以及改进 | 第14-15页 |
·C 的发展 | 第14页 |
·MgO 的发展 | 第14页 |
·抗氧化剂的使用 | 第14-15页 |
·镁碳砖损毁的研究方法 | 第15-20页 |
·静态实验法 | 第15-17页 |
·动态实验法 | 第17-18页 |
·X 射线透视实验法 | 第18-19页 |
·镁碳砖损毁的统计方法 | 第19-20页 |
·镁碳砖损毁的过程与机理 | 第20-25页 |
·镁碳砖损毁的过程 | 第20页 |
·镁碳砖损毁的机理 | 第20-25页 |
·课题研究目的、内容和创新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内容 | 第25页 |
·技术路线和课题创新 | 第25-27页 |
2 转炉提钒渣的性能研究 | 第27-37页 |
·熔点测试方案及测试结果 | 第27-29页 |
·实验设备及其试样制备 | 第27-28页 |
·实验步骤 | 第28页 |
·熔化温度的测定结果 | 第28-29页 |
·流长法测定粘度 | 第29-32页 |
·实验方案 | 第29-31页 |
·渣粘度的测定结果 | 第31-32页 |
·钒渣物相分析 | 第32-35页 |
·讨论分析 | 第35-37页 |
3 转炉提钒渣中氧化物含量对镁碳砖侵蚀 | 第37-51页 |
·实验方案 | 第37-38页 |
·实验设备及材料准备 | 第37页 |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 | 第37-38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8-49页 |
·实验结果 | 第38-42页 |
·界面层分析 | 第42-44页 |
·(Fe,Mn,Mg)O 固溶体的形成与分析 | 第44-47页 |
·MgO 颗粒溶解模型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4 动态条件下镁碳砖的损毁研究 | 第51-75页 |
·实验方案 | 第51-53页 |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 | 第53-68页 |
·在不同条件下钒渣对镁碳砖侵蚀程度的评估及结果 | 第53-56页 |
·V_2O_3 含量镁碳砖损毁速率的影响分析 | 第56-58页 |
·旋转速度对镁碳砖的侵蚀速率的影响分析 | 第58-61页 |
·侵蚀时间对镁碳砖的侵蚀速率影响的分析 | 第61-63页 |
·温度对镁碳砖损毁速率影响的分析 | 第63-64页 |
·镁碳砖中C 含量对镁碳砖损毁速率的影响 | 第64-66页 |
·C 的损毁机理分析 | 第66-68页 |
·界面层微观形貌观察 | 第68-72页 |
·C 的损失模型建立 | 第72-73页 |
·镁碳砖损失速率公式的建立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5 热冲击和外加电场下镁碳砖侵蚀实验 | 第75-85页 |
·热冲击条件下对镁碳砖损毁实验 | 第75-79页 |
·镁碳砖的抗热冲击性 | 第75-77页 |
·实验方案 | 第77-78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78-79页 |
·外加电场作用下镁碳砖侵蚀探索实验 | 第79-85页 |
·镁碳砖的电学性能 | 第79-81页 |
·实验方案 | 第81-82页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2-85页 |
6 结论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附录 | 第92页 |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