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1-21页 |
(一)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产生的条件 | 第11-13页 |
(二)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含义 | 第13-15页 |
(三)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15-18页 |
1. 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 第15-16页 |
2. 国外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借鉴 | 第16-17页 |
3.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现实条件 | 第17-18页 |
(四) 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适用的原则 | 第18-21页 |
1. 符合罪刑法定原则 | 第18-19页 |
2. 符合罪刑均衡原则 | 第19-21页 |
三、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 | 第21-41页 |
(一)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及与相关罪名界定问题研究 | 第21-30页 |
1. 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相关问题 | 第21-26页 |
2. 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定问题 | 第26-29页 |
3. 危险犯的设立 | 第29-30页 |
(二) 交通肇事刑事案件量刑问题研究 | 第30-41页 |
1. 酌定量刑情节问题 | 第31-37页 |
2. 民愤问题 | 第37-38页 |
3. 量刑情节冲突问题 | 第38-41页 |
四、其他 | 第41-45页 |
(一) 刑事和解制度介绍 | 第41-43页 |
(二) 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适用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