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1-13页 |
| 前言 | 第13-16页 |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5-16页 |
| 1 对象和方法 | 第16-20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1.2 入选标准 | 第16页 |
| 1.3 排除标准 | 第16页 |
| 1.4 观察项目 | 第16-19页 |
| 1.5 治疗经过 | 第19页 |
| 1.6 随访及终点事件定义 | 第19-20页 |
| 1.7 统计学分析 | 第20页 |
| 2 结果 | 第20-28页 |
| 2.1 基线资料 | 第20-21页 |
| 2.2 HPR组与非HPR组组间比较 | 第21-23页 |
| 2.3 HPR与GRACE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23页 |
| 2.4 Lp-PLA2与GRACE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 | 第23-24页 |
| 2.5 HPR与Lp-PLA2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24页 |
| 2.6 Lp-PLA2高中低危患者患者MACE事件发生情况 | 第24页 |
| 2.7 HPR组与非HPR组患者MACE事件发生率比较 | 第24页 |
| 2.8 MACE事件的单因素分析 | 第24-26页 |
| 2.9 MACE事件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6-27页 |
| 2.10 三个指标及三者联合因子对预后预测价值的比较 | 第27-28页 |
| 3 讨论 | 第28-36页 |
| 3.1 AMI与危险评分系统 | 第28-29页 |
| 3.2 HPR的相关研究 | 第29-32页 |
| 3.3 Lp-PLA2相关研究 | 第32-36页 |
| 结论 | 第36-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2-43页 |
| 综述 血小板高反应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 第43-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个人简历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