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小企业质押贷款定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2 关于小企业质押贷款定价的研究概述第11-15页
        1.2.1 小企业质押贷款定价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4页
        1.2.3 解决问题的思路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研究框架第16-17页
    1.4 主要创新与特色第17-18页
2 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小企业质押贷款定价研究原理第18-21页
    2.1 基于GARCH(1,1)模型预测质押物波动率第18-19页
        2.1.1 GARCH(1,1)模型预测质押物波动率的目的第18页
        2.1.2 GARCH(1,1)模型预测质押物波动率的原理第18-19页
    2.2 基于期权定价模型计算质押贷款违约期望损失第19页
        2.2.1 期权定价模型计算质押贷款违约期望损失的目的第19页
        2.2.2 期权定价模型计算质押物违约期望损失的原理第19页
    2.3 建立最优质押贷款利率定价模型第19-20页
        2.3.1 建立最优质押贷款利率定价模型的目的第19-20页
        2.3.2 建立最优质押贷款利率定价模型的原理第20页
    2.4 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质押贷款定价科学问题性质第20页
    2.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3 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小企业质押贷款定价方法和模型求解第21-41页
    3.1 基本思路第21页
    3.2 质押贷款利率定价模型第21页
    3.3 质押贷款违约期望损失的确定第21-25页
        3.3.1 质押贷款违约损失情况的判定第21-22页
        3.3.2 基于BS模型的单品种质押贷款违约期望损失确定第22-23页
        3.3.3 基于多维BS模型的多品种质押贷款违约期望损失确定第23-25页
    3.4 质押物价格波动率的预测第25-27页
        3.4.1 GARCH(1,1)模型第25-26页
        3.4.2 估计GARCH(1,1)模型参数第26页
        3.4.3 波动率的预测第26-27页
    3.5 营成本率的测算第27页
    3.6 敏感性分析第27-40页
        3.6.1 对贷款本金的敏感度第28-30页
        3.6.2 对贷款基准利率的敏感度第30-31页
        3.6.3 对质押物波动率的敏感度第31-33页
        3.6.4 对无风险利率的敏感度第33-34页
        3.6.5 对贷款回收率的敏感度第34-36页
        3.6.6 对贷款期限的敏感度第36-38页
        3.6.7 对经营成本率的敏感度第38-39页
        3.6.8 敏感性分析结论第39-40页
    3.7 本章小结第40-41页
4 基于期权定价模型的小企业质押贷款定价研究的实证分析第41-61页
    4.1 样本来源及数据选取第41页
    4.2 计算质押物波动率第41-47页
        4.2.1 股票波动率的确定第42-44页
        4.2.2 其他质押品波动率的确定第44-47页
    4.3 其他模型参数的确定第47-49页
        4.3.1 无风险利率的确定第48页
        4.3.2 贷款基准利率的确定第48-49页
        4.3.3 经营成本率的确定第49页
        4.3.4 质押贷款回收率的确定第49页
        4.3.5 质押贷款期限的确定第49页
    4.4 单品种质押贷款利率的确定第49-51页
    4.5 多品种质押贷款利率的确定第51-57页
        4.5.1 综合平均长期波动率的确定第51-55页
        4.5.2 计算多品种质押贷款利率第55-57页
    4.6 结果对比分析第57-60页
        4.6.1 单品种质押贷款利率横向对比分析第57-58页
        4.6.2 多品种质押贷款利率横向对比分析第58-60页
        4.6.3 纵向对比分析第60页
    4.7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五省农村金融发展对反贫困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基于国际经验的中国绿色债券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