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试验与检验论文

基于动力方法的杆件轴力识别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杆件轴力识别的原理及研究现状第10-20页
        1.2.1 杆件轴力识别的原理第10-11页
        1.2.2 杆件轴力识别研究现状第11-20页
    1.3 杆件轴力识别发展趋势第20-21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2 杆件结构动力理论分析第22-38页
    2.1 引言第22页
    2.2 梁理论基础第22-28页
        2.2.1 Euler-Bernoulli梁理论第22-23页
        2.2.2 Rayleigh梁理论第23-24页
        2.2.3 Timoshenko梁理论第24-28页
    2.3 数值实验第28-32页
        2.3.1 三种梁频谱对比分析第28-30页
        2.3.2 Timoshenko两种梁与精确解对比分析第30-32页
    2.4 修正Timoshenko梁理论变形系数第32-36页
        2.4.1 当梁单元为刚体时第33页
        2.4.2 梁单元的转角仅由剪切变形引起时第33-34页
        2.4.3 Timoshenko梁为弹性变形体及变形系数表达式第34-36页
    2.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3 基于频率法改进杆件轴力识别第38-47页
    3.1 引言第38页
    3.2 理论推导第38-45页
        3.2.1 刚度阵和质量阵推导第38-43页
        3.2.2 单一频率信息识别轴力理论推导第43-45页
    3.3 数值实验第45-46页
        3.3.1 实验装置及步骤第45页
        3.3.2 不同边界条件轴力识别第45-46页
    3.4 改进方法的优点与不足第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4 基于动力方法的改进杆件轴力识别第47-57页
    4.1 理论推导第47-50页
    4.2 算例分析第50-54页
        4.2.1 传感器不同位置的影响(工况A)第51-52页
        4.2.2 不同阶次的模态参数分析(工况B)第52页
        4.2.3 不同边界条件的杆件(工况C)第52-53页
        4.2.4 针对不同ξ值杆件(工况D)第53-54页
    4.3 实验验证第54-56页
        4.3.1 实验布置第54-55页
        4.3.2 轴力识别第55-56页
    4.4 本章小结第56-57页
5 基于动力方法的轴力识别实验第57-66页
    5.1 引言第57页
    5.2 实验概况第57-60页
        5.2.1 实验模型设计第57-58页
        5.2.2 实验仪器及加载方案第58-60页
    5.3 杆件动力测试结果第60-64页
        5.3.1 理论模态分析结果第60页
        5.3.2 实验测试结果第60-64页
    5.4 实验杆件轴力识别第64页
        5.4.1 基于频率的改进轴力识别第64页
        5.4.2 基于动力测试的改进轴力识别第64页
    5.5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芳纶表面改性及其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下一篇:面向WBAN的网络部署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