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3-17页 |
2.1 研究材料 | 第13-14页 |
2.1.1 入选对象基本特征 | 第13页 |
2.1.2 入选条件 | 第13页 |
2.1.3 排除条件 | 第13-14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2.2.1 治疗方案 | 第14页 |
2.2.2 疗效评价 | 第14页 |
2.2.3 血样采集要求 | 第14-15页 |
2.2.4 仪器和试剂 | 第15页 |
2.2.5 全自动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 第15页 |
2.2.6 蛋白分析仪的检测原理及操作方法 | 第15-16页 |
2.2.7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 第16页 |
2.2.8 参考范围 | 第16页 |
2.2.9 统计学方法 | 第16-17页 |
第3章 结果 | 第17-22页 |
3.1 化疗前后血清hsCRP、ESR的变化 | 第17页 |
3.2 血清hsCRP、ESR、CA724、CEA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对胃癌复发的预测价值 | 第17-18页 |
3.3 不同单因素对患者中位TTP的影响 | 第18-20页 |
3.4 血清hsCRP、ESR、CA724、CEA的生存曲线 | 第20页 |
3.5 COX回归模型分析独立预后因素 | 第20-22页 |
第4章 讨论 | 第22-27页 |
4.1 我国胃癌发病情况及治疗现状 | 第22页 |
4.2 实体瘤疗效评价的演变 | 第22-23页 |
4.3 炎症导致肿瘤的机制 | 第23-24页 |
4.4 炎症指标CRP、ESR可预测化疗疗效 | 第24页 |
4.5 炎症指标CRP、ESR可预测胃癌复发 | 第24-25页 |
4.6 炎症指标CRP对TTP的影响 | 第25页 |
4.7 抗炎治疗对肿瘤转归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5章 结论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
综述 | 第3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作者简历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