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前言 | 第12-14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4-26页 |
1.1 汽油脱硫的意义 | 第14页 |
1.2 汽油中硫化物分布 | 第14-15页 |
1.3 加氢脱硫技术 | 第15-16页 |
1.4 非加氢脱硫技术 | 第16-17页 |
1.4.1 氧化脱硫 | 第16页 |
1.4.2 萃取脱硫 | 第16-17页 |
1.4.3 吸附脱硫 | 第17页 |
1.4.4 生物脱硫 | 第17页 |
1.5 烷基化脱硫 | 第17-20页 |
1.5.1 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 | 第18页 |
1.5.2 固体负载无机酸类催化剂 | 第18-19页 |
1.5.3 分子筛类催化剂 | 第19页 |
1.5.4 离子液体催化剂 | 第19-20页 |
1.6 离子液体研究进展 | 第20-25页 |
1.6.1 离子液体简介 | 第20-21页 |
1.6.2 酸功能化离子液体 | 第21-23页 |
1.6.3 杂多酸类离子液体 | 第23-24页 |
1.6.4 温控相分离离子液体 | 第24-25页 |
1.7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25-26页 |
2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烷基化脱硫反应研究 | 第26-47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2.3 杂多酸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27-29页 |
2.4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表征方法 | 第29-30页 |
2.5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模拟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研究 | 第30-32页 |
2.5.1 模拟汽油的配制及脱硫方法 | 第30页 |
2.5.2 气相色谱的测试条件 | 第30-31页 |
2.5.3 动力学参数考察 | 第31-32页 |
2.6 结果与讨论 | 第32-36页 |
2.6.1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核磁表征 | 第32页 |
2.6.2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 第32-33页 |
2.6.3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热重分析表征 | 第33-34页 |
2.6.4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酸性测试 | 第34-35页 |
2.6.5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及其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2.7 杂多Br?nsted酸离子液体催化模拟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工艺优化 | 第36-39页 |
2.7.1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2.7.2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37页 |
2.7.3 反应时间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2.8 催化剂重复使用寿命的研究 | 第39-40页 |
2.9 动力学数据分析 | 第40-45页 |
2.9.1 不同温度下含硫物质转化率 | 第41-42页 |
2.9.2 不同含硫物质的速率常数 | 第42-44页 |
2.9.3 不同含硫物质的反应活化能 | 第44-45页 |
2.10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杂多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烷基化脱硫反应研究 | 第47-63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7-48页 |
3.3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制备 | 第48-50页 |
3.4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表征方法 | 第50页 |
3.5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模拟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研究 | 第50-52页 |
3.5.1 模拟汽油的配制及脱硫方法 | 第50-51页 |
3.5.2 气相色谱的测试条件 | 第51页 |
3.5.3 脱硫率的测定 | 第51-52页 |
3.6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3.6.1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核磁表征 | 第52页 |
3.6.2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 第52-54页 |
3.6.3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热重分析表征 | 第54页 |
3.6.4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元素分析表征 | 第54-55页 |
3.6.5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酸性测试 | 第55-56页 |
3.6.6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能测试及其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3.7 Br?nsted-Lewis有机-无机杂多酸离子液体催化模拟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工艺优化 | 第57-61页 |
3.7.1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7-58页 |
3.7.2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58-61页 |
3.8 催化剂重复使用寿命的研究 | 第61-62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4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催化模拟乙醇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研究 | 第63-79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3-64页 |
4.3 聚醚型离子液体结构及简称 | 第64-65页 |
4.4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合成 | 第65-66页 |
4.5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表征 | 第66页 |
4.6 聚醚型离子液体催化模拟乙醇汽油烷基化脱硫反应研究 | 第66-68页 |
4.6.1 模拟乙醇汽油的配制及脱硫方法 | 第66-67页 |
4.6.2 气相色谱的测试条件 | 第67页 |
4.6.3 脱硫率的测定 | 第67-68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68-73页 |
4.7.1 聚合度n与环氧乙烷加入量的关系 | 第68页 |
4.7.2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红外表征 | 第68-69页 |
4.7.3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核磁共振氢谱表征 | 第69-70页 |
4.7.4 离子液体的热重分析表征 | 第70页 |
4.7.5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性能测试 | 第70-72页 |
4.7.6 聚醚型离子液体的物理性质及其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72-73页 |
4.8 聚醚型离子液体催化模拟乙醇汽油脱硫反应工艺优化 | 第73-76页 |
4.8.1 催化剂用量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73-74页 |
4.8.2 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 | 第74-76页 |
4.9 催化剂重复使用寿命的研究 | 第76-78页 |
4.10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8-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