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天(宇宙航行)论文--航天仪表、航天器设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制导与控制论文--航天器制导与控制论文

空间交会对接逼近导航及地面VR模拟平台开发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3页
    1.2 国内外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分析第13-14页
    1.3 空间交会对接逼近导航与地面模拟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1 空间交会对接逼近导航技术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2 空间交会对接地面模拟平台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的章节安排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6-19页
第2章 空间交会对接逼近导航理论基础第19-28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交会对接中的坐标系和坐标系间的转换第19-22页
        2.2.1 航天器本体坐标系第19页
        2.2.2 地心赤道惯性坐标系第19-20页
        2.2.3 轨道坐标系第20-21页
        2.2.4 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第21-22页
    2.3 相对轨道动力学模型第22-24页
    2.4 航天器姿态模型第24-27页
        2.4.1 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第24-26页
        2.4.2 航天器姿态运动学模型第26-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3章 空间交会对接逼近段双目视觉测量方法第28-41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计算机视觉相关坐标系第28-30页
        3.2.1 图像坐标系第28-29页
        3.2.2 相机坐标系第29-30页
    3.3 相机投影模型第30-33页
        3.3.1 线性模型第30-32页
        3.3.2 非线性模型第32-33页
    3.4 相机标定第33-34页
        3.4.1 传统相机标定第33-34页
        3.4.2 相机自标定第34页
    3.5 基于双目视觉的空间交会对接逼近导航测量第34-40页
        3.5.1 双目视觉测量方法第35-36页
        3.5.2 三元组算法第36-38页
        3.5.3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38-40页
    3.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空间交会对接逼近段相对导航滤波方法第41-50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相对运动参数估计第41-45页
        4.2.1 扩展卡尔曼滤波技术第41-43页
        4.2.2 相对位置与相对速度估计第43页
        4.2.3 相对姿态角与相对姿态角速度估计第43-45页
    4.3 仿真实验与分析第45-49页
        4.3.1 相对位置与相对速度第45-47页
        4.3.2 姿态角与姿态角速度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5章 基于虚拟现实的交会对接地面模拟平台第50-62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地面VR模拟平台功能定义第50-51页
    5.3 地面VR模拟平台方案第51-55页
        5.3.1 模拟平台开发环境第51页
        5.3.2 模拟平台工作原理第51-52页
        5.3.3 视景仿真模块第52-53页
        5.3.4 控制模块第53-54页
        5.3.5 运动学解算模块第54-55页
    5.4 手动交会对接第55-57页
        5.4.1 手动交会对接策略第55-56页
        5.4.2 基于虚拟现实的手动交会对接第56-57页
    5.5 平台模拟实验第57-61页
        5.5.1 三维实体建模第57-58页
        5.5.2 地面VR模拟平台实现流程第58-59页
        5.5.3 平台模拟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9-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浅议买卖合同项下的质保
下一篇:冷冻胚胎之处分规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