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材料电磁共振及调控机理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34页 |
1.1 超材料发展历程 | 第11-20页 |
1.2 超材料研究概况 | 第20-30页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及创新 | 第30-34页 |
2 物质电磁特性与相关研究方法 | 第34-47页 |
2.1 引言 | 第34-35页 |
2.2 自然物质电磁特性 | 第35-40页 |
2.3 人工材料电磁特性 | 第40-42页 |
2.4 电磁参数提取方法 | 第42-4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3 二维超材料电磁共振特性研究 | 第47-75页 |
3.1 引言 | 第47页 |
3.2 二维超材料电磁共振原理与分析方法 | 第47-51页 |
3.3 二维超材料电共振特性理论研究 | 第51-60页 |
3.4 二维超材料电共振特性实验研究 | 第60-67页 |
3.5 二维超材料电磁各向异性研究 | 第67-7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4 三维超材料电磁共振特性研究 | 第75-99页 |
4.1 引言 | 第75页 |
4.2 三维颗粒型超材料电磁共振特性研究 | 第75-78页 |
4.3 三维层状型超材料电磁共振特性研究 | 第78-88页 |
4.4 三维层状型超材料电磁共振特性应用 | 第88-9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5 超材料电磁性能调控机理研究 | 第99-119页 |
5.1 引言 | 第99页 |
5.2 二维超材料电磁性能调控机理研究 | 第99-113页 |
5.3 三维超材料电磁性能调控机理研究 | 第113-11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119-122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119-120页 |
6.2 工作展望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47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待)发表的学术文章 | 第1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