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3-23页 |
1.1 长鳍金枪鱼基本概况 | 第13-14页 |
1.2 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渔业概况 | 第14-16页 |
1.3 长鳍金枪鱼年龄与生长 | 第16-17页 |
1.4 年龄鉴定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4.1 脊椎骨鉴定法 | 第17-18页 |
1.4.2 鳍条鉴定法 | 第18-19页 |
1.5 生长模型 | 第19-20页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1.7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3-34页 |
2.1 材料来源 | 第23-25页 |
2.1.1 调查船的调查海域和调查时间 | 第23-24页 |
2.1.2 渔具渔法 | 第24-25页 |
2.1.3 样本的采集和海上预处理 | 第25页 |
2.2 脊椎骨年龄鉴定 | 第25-28页 |
2.2.1 脊椎骨的前期处理 | 第25-26页 |
2.2.2 脊椎骨的染色 | 第26-27页 |
2.2.3 脊椎骨轮纹的辨别与读取 | 第27-28页 |
2.3 鳍条年龄鉴定 | 第28-30页 |
2.3.1 鳍条的前期处理 | 第28页 |
2.3.2 鳍条截面切割位置 | 第28-29页 |
2.3.3 鳍条预处理及研磨 | 第29页 |
2.3.4 轮纹的辨别与读取方式 | 第29页 |
2.3.5 样本的拍照和轮纹的最终测定 | 第29-30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30-34页 |
2.4.1 叉长和体重频次分析 | 第30页 |
2.4.2 叉长和体重的关系分析 | 第30-31页 |
2.4.3 不同染色方法和切割位置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的差异与对比 | 第31页 |
2.4.4 叉长和脊椎骨半径及鳍条半径的关系 | 第31-32页 |
2.4.5 叉长的逆算 | 第32页 |
2.4.6 长鳍金枪鱼生长方程 | 第32页 |
2.4.7 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的估算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34-54页 |
3.1 样本的基本特征 | 第34-37页 |
3.1.1 叉长和体重的分布 | 第34-35页 |
3.1.2 叉长和体重之间的关系 | 第35-37页 |
3.2 基于脊椎骨的年龄鉴定 | 第37-44页 |
3.2.1 脊椎骨的年轮特征 | 第37-38页 |
3.2.2 基于脊椎骨的叉长频次分析 | 第38页 |
3.2.3 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分析和长鳍金枪鱼年龄组成 | 第38-40页 |
3.2.4 叉长和脊椎骨半径的关系 | 第40-41页 |
3.2.5 基于脊椎骨样本叉长逆算 | 第41-42页 |
3.2.6 基于脊椎骨样本的生长方程 | 第42页 |
3.2.7 基于脊椎骨的生长率和生长指标 | 第42-44页 |
3.3 基于鳍条的年龄鉴定 | 第44-51页 |
3.3.1 鳍条样本的叉长频次分析 | 第44页 |
3.3.2 长鳍金枪鱼年龄组成和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分析 | 第44-46页 |
3.3.3 基于鳍条样本的叉长和鳍条半径的关系 | 第46-48页 |
3.3.4 基于鳍条样本的生长方程 | 第48-49页 |
3.3.5 基于鳍条的生长率和生长指标 | 第49-51页 |
3.4 脊椎骨和鳍条年龄鉴定的对比 | 第51-54页 |
3.4.1 年龄鉴定与分布 | 第51-52页 |
3.4.2 两种材料对于年龄鉴定的吻合率 | 第52-53页 |
3.4.3 生长率、生长指标以及生长方程的比较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讨论与分析 | 第54-62页 |
4.1 脊椎骨样本染色 | 第54页 |
4.2 鳍条切割位置的确定 | 第54-55页 |
4.3 鳍条鉴定的年龄范围 | 第55-56页 |
4.4 长鳍金枪鱼年龄生长最适拟合函数 | 第56页 |
4.5 脊椎骨和鳍条鉴定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年龄的优缺点 | 第56-58页 |
4.6 同一尾鱼样本的鉴定比较 | 第58-59页 |
4.7 生长率和生长指标 | 第59页 |
4.8 生长模型的比较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和不足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