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 灵芝孢子粉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1.1 灵芝及其孢子粉简介 | 第12页 |
1.2 灵芝孢子粉破壁研究 | 第12页 |
1.3 灵芝孢子粉的化学成分 | 第12页 |
1.4 灵芝孢子粉多糖的药理作用 | 第12-13页 |
2 多糖的分离纯化与结构解析 | 第13-16页 |
2.1 多糖的提取 | 第13页 |
2.2 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13页 |
2.3 多糖的理化性质分析 | 第13-14页 |
2.4 多糖的结构解析 | 第14-16页 |
3 葡聚糖结构的多样性 | 第16-22页 |
4 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4.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2页 |
4.2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未破壁灵芝孢子粉水提物和胞壁水提物的对比研究 | 第23-30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23页 |
1.1 材料 | 第23页 |
1.2 试剂 | 第2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1 灵芝孢子粉水提物的提取和分离 | 第23-24页 |
2.2 提取物分子量分布分析 | 第24页 |
2.3 多糖含量测定 | 第24页 |
2.4 β-葡聚糖含量测定 | 第24页 |
2.5 蛋白含量测定 | 第24页 |
2.6 单糖组成测定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29页 |
3.1 分级醇沉组分的分子量分布 | 第25-26页 |
3.2 提取得率的比较 | 第26-27页 |
3.3 多糖含量、β-葡聚糖含量和蛋白含量的比较 | 第27页 |
3.4 单糖组成的比较 | 第27-29页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29-30页 |
4.1 小结 | 第29页 |
4.2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灵芝孢子粉水提物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 第30-43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30页 |
1.1 材料 | 第30页 |
1.2 试剂 | 第30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2.1 离子交换层析 | 第30-31页 |
2.2 凝胶层析 | 第31页 |
2.3 多糖纯度鉴定与分子量测定 | 第31页 |
2.4 多糖和蛋白含量测定 | 第31页 |
2.5 单糖组成分析 | 第31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1-42页 |
3.1 GLSB50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分析 | 第31-34页 |
3.2 GLSB70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分析 | 第34-39页 |
3.3 GLSW50的分离纯化和理化性质分析 | 第39-41页 |
3.4 均一多糖的蛋白含量测定 | 第41页 |
3.5 均一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41-42页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42-43页 |
4.1 小结 | 第42页 |
4.2 讨论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灵芝孢子粉多糖的结构鉴定 | 第43-56页 |
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3页 |
1.1 材料 | 第43页 |
1.2 试剂 | 第4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2.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页 |
2.2 甲基化分析 | 第43-44页 |
2.3 核磁分析 | 第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3页 |
3.1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4-45页 |
3.2 甲基化分析 | 第45页 |
3.3 结构解析 | 第45-53页 |
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53-56页 |
4.1 小结 | 第53-54页 |
4.2 讨论 | 第54-56页 |
全文总结 | 第56-58页 |
本论文创新点 | 第58-59页 |
本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