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2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 | 第12-14页 |
| ·实验动物和主要试剂 | 第12页 |
|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12-13页 |
| ·腹透管的制作 | 第13-14页 |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14-19页 |
| ·实验动物喂养及分组 | 第14页 |
| ·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 ·尿毒症模型的建立 | 第14页 |
| ·腹透模型的建立 | 第14-15页 |
| ·标本采集 | 第15页 |
| ·腹膜组织病理 | 第15-16页 |
| ·血管计数 | 第15页 |
| ·免疫组化 | 第15-16页 |
| ·腹膜Angpt-1mRNA、Angpt-2mRNA及Tie-2mRNA表达量的 测定 ] | 第16-18页 |
| ·提取RNA | 第16页 |
| ·总RNA质量的测定 | 第16-17页 |
| ·逆转录(cDNA的合成) | 第17页 |
| ·引物的合成 | 第17页 |
|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ise chain reaction,PCR) | 第17-18页 |
| ·统计分析 | 第18-19页 |
| 第4章 结果 | 第19-23页 |
| ·模型建立情况 | 第19页 |
| ·腹膜血管数 | 第19-20页 |
| ·免疫组化测定 | 第20-21页 |
| ·RT-PCR检测Angpt-1mRNA、Angpt-2mRNA和Tie-2mRNA表达 | 第21-23页 |
| 第5章 讨论 | 第23-28页 |
| ·腹膜透析的基本原理 | 第23页 |
| ·血管新生 | 第23-24页 |
| ·Angpt家族及其受体的功能和作用 | 第24-25页 |
| ·Angpt/Tie-2体系和尿毒症腹透腹膜发生血管新生的关系 | 第25-28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28-29页 |
| ·结论 | 第28页 |
| ·展望 | 第28-29页 |
| 致谢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3页 |
| 综述 | 第33-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