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基于802.11n的多信道融合回传系统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4页
    1.1 研究课题背景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2-14页
第2章 无线多信道融合回传关键技术第14-21页
    2.1 回传简介第14-17页
    2.2 信道绑定技术第17-19页
    2.3 Linux Bonding技术第19-20页
    2.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无线多信道绑定问题分析研究第21-43页
    3.1 无线多信道绑定平台搭建第21-27页
        3.1.1 硬件平台第24页
        3.1.2 软件平台第24-27页
    3.2 绑定损耗第27-29页
        3.2.1 两对以太网卡绑定性能第27-28页
        3.2.2 两对无线网卡绑定性能第28-29页
    3.3 干扰损耗第29-36页
        3.3.1 同道传输第32-33页
        3.3.2 邻道传输第33-34页
        3.3.3 频带差值80MHz信道传输第34-35页
        3.3.4 不相干信道传输第35-36页
    3.4 Linux Bonding分流损耗第36-38页
        3.4.1 信道绑定前干扰损耗第36-37页
        3.4.2 信道绑定后干扰损耗第37-38页
    3.5 收发异步损耗第38-42页
        3.5.1 邻道绑定前收发异步损耗第40-41页
        3.5.2 邻道绑定后收发异步损耗第41-42页
    3.6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无线多信道融合回传系统方案设计第43-65页
    4.1 系统方案设计第43-46页
    4.2 初始化信道扫描与信道分配第46-50页
    4.3 Linux bonding自适应负载均衡第50-51页
    4.4 周期信道扫描与最优信道选择第51-54页
    4.5 周期干扰检测与信道切换第54-57页
    4.6 多信道协同发送与接收第57-59页
    4.7 实测论证与分析第59-64页
        4.7.1 两不相干信道绑定性能第59-60页
        4.7.2 相邻信道绑定性能第60-62页
        4.7.3 多信道绑定性能第62-64页
    4.8 本章小节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目标优化磁能再生开关技术及其无功控制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降维和回归分析的结直肠癌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