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0-24页 |
1.1 柑桔产业概况 | 第10页 |
1.2 柑桔常见病害 | 第10页 |
1.3 柑桔溃疡病简介 | 第10-14页 |
1.3.1 柑桔溃疡病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3.2 柑桔溃疡病菌系分型 | 第11页 |
1.3.3 柑桔溃疡病的检测 | 第11-12页 |
1.3.4 柑桔溃疡病防治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5 柑桔溃疡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4 抗菌肽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14-17页 |
1.4.1 抗菌肽生物活性 | 第15页 |
1.4.2 抗菌肽的分类 | 第15-16页 |
1.4.3 抗菌肽的作用机制 | 第16页 |
1.4.4 抗菌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16-17页 |
1.5 溶菌酶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5.1 溶菌酶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特性 | 第17页 |
1.5.2 溶菌酶的分类 | 第17-18页 |
1.5.3 溶菌酶的应用 | 第18-19页 |
1.6 融合基因及其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1.6.1 融合基因的分类 | 第19-20页 |
1.6.2 获得多价转基因植物的方法 | 第20-21页 |
1.7 信号肽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 第21-24页 |
第2章 引言 | 第24-26页 |
2.1 目的与意义 | 第24-25页 |
2.2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3章 可剪切连接多肽2A和LP4在柑桔中指导目的蛋白剪切效率分析 | 第26-50页 |
3.1 菌株、仪器与试剂 | 第26-29页 |
3.1.1 载体与菌株 | 第26页 |
3.1.2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3.1.3 试剂 | 第26页 |
3.1.4 溶液 | 第26-29页 |
3.1.5 培养基 | 第2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9-41页 |
3.2.1 融合基因GFP-LP4-GUS和GFP-2A-GUS的克隆 | 第29-36页 |
3.2.2 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LG和pBI121-GAG的构建 | 第36-37页 |
3.2.3 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LG和pBI121-GAG转化农杆菌 | 第37-38页 |
3.2.4 农杆菌介导的pBI121-GLG和pBI121-GAG转化锦橙上胚轴 | 第38-39页 |
3.2.5 阳性再生芽的鉴定 | 第39页 |
3.2.6 GUS组织化学染色鉴定转基因植株 | 第39页 |
3.2.7 蛋白质印记 | 第39-4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1-50页 |
3.3.1 融合基因GFP-LP4-GUS和GFP-2A-GUS的克隆 | 第41-43页 |
3.3.2 杂合蛋白基因GLG和GAG完整编码框的构建及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LG和pBI121-GAG的构建 | 第43-44页 |
3.3.3 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44页 |
3.3.4 阳性再生芽的鉴定 | 第44-45页 |
3.3.5 转基因植株中GFP和GUS表达情况分析 | 第45-47页 |
3.3.6 Western blot | 第47-50页 |
第4章 可剪切融合抗病蛋白基因的构建及转化锦橙的研究 | 第50-62页 |
4.1 菌株、仪器与试剂 | 第50页 |
4.1.1 载体、菌株 | 第50页 |
4.1.2 主要仪器 | 第50页 |
4.1.3 试剂 | 第50页 |
4.1.4 常用溶液 | 第50页 |
4.1.5 常用培养基 | 第50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0-56页 |
4.2.1 抗病融合蛋白基因的设计 | 第50-51页 |
4.2.2 植物表达载体p35S:CB-2A-HL、p35S:CB-2A-AP5和p35S:CB-2A-AP6的构建 | 第51-53页 |
4.2.3 农杆菌介导p35S:CB-2A-HL、p35S:CB-2A-AP6、p35S:CB-2A-AP5转化锦橙上胚轴 | 第53页 |
4.2.4 阳性再生芽的鉴定 | 第53页 |
4.2.5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 第53-54页 |
4.2.6 抗病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的qRT-PCR分析 | 第54-56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6-62页 |
4.3.1 植物表达载体p35S:CB-2A-HL、p35S:CB-2A-AP5和p35S:CB-2A-AP6的构建 | 第56-58页 |
4.3.2 柑橘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 第58页 |
4.3.3 转基因植株的PCR鉴定 | 第58-59页 |
4.3.4 抗病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的qRT-PCR分析 | 第59-62页 |
第5章 转基因植株溃疡病抗性评价 | 第62-68页 |
5.1 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62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62页 |
5.1.2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5.1.3 试剂 | 第62页 |
5.1.4 培养基 | 第62页 |
5.2 实验方法 | 第62-63页 |
5.2.1 针刺法接种柑桔溃疡病 | 第62页 |
5.2.2 发病率统计分析 | 第62页 |
5.2.3 病斑面积统计 | 第62-6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63-68页 |
5.3.1 接种柑橘溃疡病菌 | 第63页 |
5.3.2 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率比较 | 第63-64页 |
5.3.3 转基因植株的病斑平均面积比较 | 第64-65页 |
5.3.4 转基因植株的病斑总面积比较 | 第65页 |
5.3.5 转基因植株病情指数的比较 | 第65-68页 |
第6章 讨论 | 第68-70页 |
第7章 小结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附录一 缩略词表 | 第80-82页 |
附录二 转基因锦橙接种溃疡病菌实验结果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发表论文与参与项目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