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腐真菌漆酶诱导表达的机制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及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背景介绍 | 第12-18页 |
1.1.1 漆酶性质及催化反应机制 | 第12-13页 |
1.1.2 漆酶的应用 | 第13-14页 |
1.1.3 白腐菌产漆酶的诱导 | 第14-16页 |
1.1.4 菌株介绍 | 第16-18页 |
1.2 漆酶诱导机制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20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白腐菌漆酶诱导表达 | 第22-38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2-26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6-35页 |
2.2.1 漆酶生产菌株的选择 | 第26-27页 |
2.2.2 外源化合物诱导产漆酶 | 第27-29页 |
2.2.3 共培养诱导体系的优化 | 第29-32页 |
2.2.4 营养物质对种间诱导产漆酶的影响 | 第32-3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第3章 胞外分泌物的漆酶诱导 | 第38-4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43页 |
3.2.1 纯培养胞外分泌物的漆酶诱导 | 第39-41页 |
3.2.2 共培养胞外分泌物的漆酶诱导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漆酶种间诱导的组学分析 | 第44-64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7页 |
4.2.1 漆酶诱导活性 | 第45页 |
4.2.2 表达差异分析 | 第45-49页 |
4.2.3 代谢组分析 | 第49-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64页 |
4.3.1 抗菌机制 | 第59-60页 |
4.3.2 防御机制 | 第60页 |
4.3.3 漆酶种间诱导机制 | 第60-64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64页 |
5.2 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发表文章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