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6-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3页 |
前言 | 第14-16页 |
文献回顾 | 第16-21页 |
1.肝细胞肝癌概述 | 第16-17页 |
1.1 HCC流行病学 | 第16页 |
1.2 HCC治疗的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3 HCC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标志物 | 第16-17页 |
2. SNP与HCC | 第17-18页 |
2.1 SNP的定义、功能 | 第17页 |
2.2 SNP与HCC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3. NPAS2与HCC | 第18-19页 |
3.1NPAS2的研究进展 | 第18页 |
3.2 NPAS2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4.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4.1 脂肪酸合成通路 | 第19-20页 |
4.2 脂肪酸合成相关通路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 第20-21页 |
第一部分NPAS2基因功能性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经TACE治疗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第21-3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1.1 患者外周血样本 | 第21页 |
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1-22页 |
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22页 |
2 方法 | 第22-25页 |
2.1 血液样本基因组DNA提取 | 第22-23页 |
2.2 SNPS的选择与基因分型 | 第23页 |
2.3 引物设计 | 第23页 |
2.4 多重PCR反应 | 第23-24页 |
2.5 单碱基延伸反应 | 第24页 |
2.6 质谱检测及结果判读 | 第24-25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25页 |
3 结果 | 第25-31页 |
3.1 人.特征统计与预后分析 | 第25-26页 |
3.2 不同SNPS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3.3 根据患者临床特性分层后RS1053096 AND RS2305160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29页 |
3.4 不利基因型在肝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累积效应 | 第29-30页 |
3.5 单倍型与双倍型NPAS2基因型与肝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分析 | 第30-31页 |
4 讨论 | 第31-33页 |
第二部分 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经TACE治疗肝细胞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第33-44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3页 |
1.1 患者外周血样本 | 第33页 |
1.2 主要仪器、设备、试剂及耗材 | 第33页 |
2 方法 | 第33-34页 |
2.1 统计方法 | 第33-34页 |
3 结果 | 第34-41页 |
3.1 人.特征统计与预后分析 | 第34-35页 |
3.2 脂肪酸合成通路相关基因不同SNPS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 第35-36页 |
3.3 根据患者临床特性分层后脂肪酸通路相关基因SNPS与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41页 |
3.4.RS11871275,和RS9912300不同基因型与不同血清AFP水平对肝癌患者预后影响的联合效应 | 第41页 |
4 讨论 | 第41-44页 |
第三部分 NPAS2通过调节脂肪酸合成代谢调控肝癌细胞增殖的初步研究 | 第44-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1.1 细胞系 | 第44页 |
1.2 主要设备 | 第44页 |
1.3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44-45页 |
2 方法 | 第45-47页 |
2.1 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NPAS2转录水平的公共数据库数据收集分析 | 第45页 |
2.2 NPAS2干涉 | 第45页 |
2.3 NPAS2表达质粒转染 | 第45-46页 |
2.4 肝癌细胞中甘油三脂的检测 | 第46页 |
2.5 肝癌细胞中性脂肪的检测(BODIPY荧光染色) | 第46-47页 |
2.6 MTT实验检测肝癌细胞增殖能力 | 第47页 |
2.7 统计方法 | 第47页 |
3 结果 | 第47-49页 |
3.1 肝癌组织中NPAS2转录水平高于癌旁组织 | 第47-48页 |
3.2 NPAS2过表达上调肝癌细胞中甘油三脂及中性脂肪的合成 | 第48页 |
3.3 NPAS2低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 | 第48-49页 |
4 讨论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1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