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前言 | 第10-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31页 |
| 1 植物源农药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2 印楝的研究进展 | 第16-31页 |
| 第一章 印楝素对黄粉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31-53页 |
| 研究材料、仪器与试剂 | 第31-33页 |
| 1 研究材料 | 第31页 |
| 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1-32页 |
| 3 主要试剂 | 第32页 |
| 4 主要相关溶液 | 第32-33页 |
| 试验方法 | 第33-41页 |
| 1 黄粉虫饲养 | 第33页 |
| 2 印楝素对黄粉虫的拒食作用 | 第33-34页 |
| 3 印楝素对黄粉虫体重的影响 | 第34页 |
| 4 印楝素对黄粉虫储能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 5 印楝素对黄粉虫相关消化酶的影响 | 第36-38页 |
| 6 胰蛋白酶基因半定量分析 | 第38-41页 |
| 7 数据分析 | 第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 1 印楝素对黄粉虫的拒食作用 | 第41-42页 |
| 2 印楝素对黄粉虫体重的影响 | 第42-43页 |
| 3 印楝素对黄粉虫储能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43-45页 |
| 4 印楝素对消化酶的影响 | 第45-47页 |
| 5 胰蛋白酶基因半定量RT-PCR | 第47-51页 |
| 讨论 | 第51-53页 |
| 第二章 印楝素对黄粉虫体液免疫的影响 | 第53-61页 |
|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3-54页 |
| 1 研究材料 | 第53页 |
| 2 试剂 | 第53页 |
| 3 相关溶液 | 第53-54页 |
| 4 仪器 | 第54页 |
| 试验方法 | 第54-56页 |
| 1 试虫培养 | 第54页 |
| 2 细菌培养 | 第54页 |
| 3 试虫处理 | 第54-55页 |
| 4 取样及血淋巴样本制备 | 第55页 |
| 5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55页 |
| 6 PO 活性测定 | 第55页 |
| 7 溶菌酶活性测定 | 第55-56页 |
| 8 抑菌活性测定 | 第56页 |
| 9 数据统计分析 | 第5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6-59页 |
| 1 血淋巴蛋白含量 | 第56-57页 |
| 2 PO 活性 | 第57-58页 |
| 3 溶菌酶相对活性 | 第58页 |
| 4 抑菌活性 | 第58-59页 |
| 讨论 | 第59-61页 |
| 第三章 印楝素对黄粉虫细胞免疫的影响 | 第61-71页 |
|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1-62页 |
| 1 研究材料 | 第61页 |
| 2 试剂 | 第61页 |
| 3 主要相关溶液 | 第61-62页 |
| 4 仪器设备 | 第62页 |
| 试验方法 | 第62-65页 |
| 1 试虫培养 | 第62页 |
| 2 细菌培养 | 第62页 |
| 3 血细胞和细胞微聚体计数 | 第62-63页 |
| 4 绿色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 | 第63页 |
| 5 血细胞吞噬活性研究 | 第63-64页 |
| 6 血细胞扩散 | 第64-65页 |
| 7 数据统计分析 | 第6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9页 |
| 1 血细胞总数 | 第65-66页 |
| 2 血细胞微聚体计数 | 第66页 |
| 3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FITC-TG1) | 第66-67页 |
| 4 血细胞吞噬作用 | 第67-68页 |
| 5 血细胞扩散 | 第68-69页 |
| 讨论 | 第69-71页 |
| 全文结论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3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