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类学视角下医学的起源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8-15页 |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8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9页 |
| (一)文献研究 | 第9页 |
| (二)比较研究法 | 第9页 |
| (三)跨学科审视法 | 第9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 四、理论基础 | 第12-15页 |
| (一)人类学概述 | 第12页 |
| (二)医学人类学概述 | 第12-13页 |
| (三)医学人类学的社会文化理论视角 | 第13-15页 |
| 第一章 神灵主义、宗教观念与医学的起源 | 第15-23页 |
| 第一节 中国的神灵鬼怪思想、宗教信仰与医学观念 | 第15-20页 |
| 一、神灵鬼怪 | 第15-16页 |
| 二、巫术巫医 | 第16-17页 |
| 三、方士文化 | 第17-18页 |
| 四、宗教 | 第18-20页 |
| 第二节 西方的神灵鬼怪思想、宗教信仰与医学观念 | 第20-23页 |
| 一、神灵鬼怪 | 第20页 |
| 二、巫术巫医 | 第20-21页 |
| 三、宗教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自然哲学与医学的起源 | 第23-32页 |
| 第一节 中国的自然哲学与医学观念 | 第23-28页 |
| 一、万物之本为气 | 第23-24页 |
| 二、天人合一 | 第24-25页 |
| 三、五行学说 | 第25-26页 |
| 四、阴阳学说 | 第26-27页 |
| 五、形与神俱 | 第27-28页 |
| 第二节 西方的自然哲学与医学观念 | 第28-32页 |
| 一、万物本原论 | 第28-30页 |
| 二、天人相对 | 第30页 |
| 三、四体液学说的产生 | 第30页 |
| 四、亚里士多德生物阶梯说 | 第30-31页 |
| 五、盖伦的医学理论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古代科学技术和民俗与医学的起源 | 第32-45页 |
| 第一节 中国的科学技术、民俗对医学产生的影响 | 第32-38页 |
| 一、科学技术 | 第32-34页 |
| 二、古代民俗 | 第34-38页 |
| 第二节 西方的科学技术、民俗对医学产生的影响 | 第38-45页 |
| 一、科学技术 | 第38-40页 |
| 二、古代民俗 | 第40-45页 |
| 第四章 社会文化发展对近现代医学演进的影响 | 第45-54页 |
| 第一节 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的衰落与古典医学的式微 | 第45-46页 |
| 一、神灵主义、自然哲学的衰落 | 第45页 |
| 二、古典医学的式微 | 第45-46页 |
| 第二节 社会文化视角下现代西医学的发展 | 第46-49页 |
| 一、实验科学与生物医学的发展 | 第46-48页 |
| 二、现代科技与现代诊断学的发展 | 第48-49页 |
| 第三节 社会文化视角下现代中医学的发展 | 第49-54页 |
| 一、(中国)政治、经济、宗教、伦理与中医学的演变 | 第49-52页 |
| 二、西医引入后的式微 | 第52-54页 |
| 结语 | 第54-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综述 | 第6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