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7-12页 |
第一章 《中州集》的编纂、体例及版本 | 第12-26页 |
第一节 编纂背景及过程 | 第12-20页 |
第二节 编排体例 | 第20-24页 |
第三节 版本情况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中州集》价值之一:展现金诗发展脉络 | 第26-40页 |
第一节 宋儒时代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国朝文派 | 第29-33页 |
第三节 南渡诗坛 | 第33-40页 |
第三章 《中州集》价值之二:凸显金诗审美取向 | 第40-47页 |
第一节 崇苏轼自然隽永 | 第40-42页 |
第二节 尚陶潜真淳简澹 | 第42-44页 |
第三节 学唐人典雅雄奇 | 第44-47页 |
第四章 《中州集》价值之三:影响后世文学研究 | 第47-52页 |
第一节 保存金诗基本文献 | 第47-48页 |
第二节 丰富遗民文化成果 | 第48-50页 |
第三节 凸现北方诗人价值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