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章 中医理论研究 | 第14-18页 |
| 1.中医对胆总管结石病的总体认识 | 第14页 |
| 2.对于病因病机认识 | 第14-15页 |
| 3.辨证论治进展 | 第15-16页 |
| ·辨证论治类 | 第15页 |
| ·自拟方类 | 第15-16页 |
| ·其他类 | 第16页 |
| 4.小结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西医理论研究 | 第18-23页 |
| 1.流行病学 | 第18页 |
| 2.病因学特点 | 第18-19页 |
| ·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 第18页 |
| ·原发性胆总管结石 | 第18-19页 |
| ·胆石成因 | 第19页 |
| ·胆固醇结石 | 第19页 |
| ·胆色素结石 | 第19页 |
| 3.胆总管结石的诊断进展 | 第19-20页 |
| 4.胆总管结石的治疗进展 | 第20-23页 |
| ·关于标准治疗 | 第21页 |
| ·特殊情况的处理 | 第21页 |
| ·关于胆囊切除 | 第21-22页 |
| ·治疗的结果 | 第22-23页 |
| 第三章 临床研究 | 第23-33页 |
| 1.研究设计 | 第23页 |
| 2.病例选择 | 第23页 |
| ·病例入选 | 第23页 |
| ·诊断标准 | 第23页 |
|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 ·排除标准 | 第23页 |
| ·剔除标准 | 第23页 |
| 3.材料方法 | 第23-24页 |
| ·治疗方案 | 第23-24页 |
| ·服药方法 | 第24页 |
| ·疗程 | 第24页 |
| ·胆汁的收集 | 第24页 |
| ·观察指标 | 第24页 |
| ·检测用主要仪器、方法及场地 | 第24页 |
| ·统计处理 | 第24页 |
| ·结果 | 第24页 |
| 4.一般情况分析 | 第24-26页 |
| 5.治疗前后血清生化检测情况 | 第26-28页 |
| ·术后第一天检测情况 | 第26-27页 |
| ·治疗后第七天检测情况 | 第27页 |
| ·治疗后第十天检测情况 | 第27-28页 |
| 6.治疗前后胆汁成分分析 | 第28-31页 |
| ·治疗前后胆汁引流量 | 第28页 |
| ·治疗前后TBIL和UCB的检测情况 | 第28-29页 |
| ·治疗前后TC的检测情况 | 第29页 |
| ·治疗前后PL检测情况 | 第29-30页 |
| ·治疗前后TBA检测情况 | 第30页 |
| ·治疗前后Ca2+检测情况 | 第30-31页 |
| 7.治疗前后相关综合指数检测情况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33-38页 |
| 1.从胆汁成分探讨胆总管结石的成因 | 第33-36页 |
| ·发病机制 | 第33页 |
| ·关于胆固醇结石的成因分析 | 第33-34页 |
| ·关于胆色素结石的成因分析 | 第34-35页 |
| ·胆汁中各成分的影响 | 第35-36页 |
| 2.利胆抑石汤方解及相关中药药理 | 第36-37页 |
| ·利胆抑石汤方解 | 第36-37页 |
| 3.利胆抑石汤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及抑制结石形成的作用分析 | 第37页 |
| 4.不足及展望 | 第37-38页 |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 附录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