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比较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0-1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3.2 研究框架第11-12页
        1.3.3 研究方法第12页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难点第12-14页
        1.4.1 研究创新点第12页
        1.4.2 研究的难点与不足第12-14页
第二章 创新要素集聚效应相关理论研究第14-21页
    2.1 创新及创新要素概念的界定第14-15页
        2.1.1 创新的内涵第14页
        2.1.2 创新要素的构成第14-15页
    2.2 创新要素集聚效应第15-17页
        2.2.1 创新要素投入对创新产出的影响第15-16页
        2.2.2 创新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第16-17页
    2.3 创新要素集聚的机理研究第17-21页
        2.3.1 产业集聚理论第17-18页
        2.3.2 创新要素集聚的内涵第18-19页
        2.3.3 集聚的诱因和表现形式第19页
        2.3.4 创新要素集聚的过程第19-21页
第三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分布现状第21-31页
    3.1 我国三大都市圈宏观经济现状第21-22页
    3.2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发展现状第22-24页
        3.2.1 长三角:人才云集,资本雄厚第22-23页
        3.2.2 珠三角:企业主导,市场发达第23-24页
        3.2.3 京津冀:科教资源丰富,区域发展不平衡第24页
    3.3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分布现状第24-31页
        3.3.1 长三角:分布多中心,圈层化第25-27页
        3.3.2 珠三角:资源企业化,分布立体化第27-29页
        3.3.3 京津冀:分布集中于京津,其他城市边缘化第29-31页
第四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集聚度的测算第31-46页
    4.1 集聚度测算研究方法第31-32页
        4.1.1 测算方法选择第31页
        4.1.2 ESDA方法第31-32页
    4.2 长三角都市圈第32-36页
        4.2.1 全局自相关分析第32-33页
        4.2.2 局部自相关分析第33-36页
    4.3 珠三角都市圈第36-39页
        4.3.1 全局自相关分析第36页
        4.3.2 局部自相关分析第36-39页
    4.4 京津冀都市圈第39-42页
        4.4.1 全局自相关分析第39页
        4.4.2 局部自相关分析第39-42页
    4.5 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集聚度的比较分析第42-46页
第五章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比较研究第46-60页
    5.1 创新要素集聚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分析第46-52页
        5.1.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第46-48页
        5.1.2 空间计量模型第48-49页
        5.1.3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5.2 创新要素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第52-57页
        5.2.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的选取第53-54页
        5.2.2 实证结果与分析第54-57页
    5.3 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比较研究第57-60页
        5.3.1 对创新产出影响的比较分析第57-58页
        5.3.2 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分析第58-60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第60-63页
    6.1 主要结论第60页
    6.2 政策建议第60-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注水对颗粒煤瓦斯解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一篇:基于微信控制物联网设备的服务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