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县河流和地下水补排关系及河流附近地下水水质特征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0-32页 |
2.1 自然地理特征 | 第20-24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20-21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21-22页 |
2.1.3 气象水文 | 第22-24页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页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4-26页 |
2.2.1 区域地层构造 | 第24-25页 |
2.2.2 第四系地层 | 第25-26页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26-32页 |
2.3.1 含水层组划分 | 第26-27页 |
2.3.2 浅层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 第27-29页 |
2.3.3 浅层地下水动态特征 | 第29-32页 |
3 水文地质调查及试验 | 第32-51页 |
3.1 水文地质调查与钻探 | 第32-36页 |
3.2 水文地质试验 | 第36-40页 |
3.2.1 渗水试验 | 第36-39页 |
3.2.2 微水试验 | 第39-40页 |
3.3 试验站河流和地下水补排关系 | 第40-43页 |
3.3.1 河流与地下水关系 | 第40-41页 |
3.3.2 试验站河流和地下水水位测量 | 第41-42页 |
3.3.3 试验站河流和地下水补排关系 | 第42-43页 |
3.4 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调查和分析 | 第43-51页 |
3.4.1 降水等气象水文因素的变化 | 第44页 |
3.4.2 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 | 第44-49页 |
3.4.3 地表水资源利用率低 | 第49页 |
3.4.4 河流上游来水量减少 | 第49-50页 |
3.4.5 城镇化规模增大 | 第50-51页 |
4 河流和地下水水质特征及分析 | 第51-63页 |
4.1 河流和地下水水样采集及检测 | 第51-52页 |
4.2 水质统计特征 | 第52-53页 |
4.2.1 河水水质统计特征 | 第52页 |
4.2.2 地下水水质统计特征 | 第52-53页 |
4.3 污染物来源分析 | 第53-57页 |
4.3.1 化肥农药的使用 | 第53-54页 |
4.3.2 畜禽养殖 | 第54-56页 |
4.3.3 污废水排放 | 第56-57页 |
4.4 地下水"三氮"迁移转化机理 | 第57-59页 |
4.5 NH_3-N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 第59-60页 |
4.6 NO_3-N空间分布特征及分析 | 第60-63页 |
5 中牟县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第63-81页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第63-68页 |
5.1.1 模拟区域及边界条件 | 第63-64页 |
5.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64-68页 |
5.2 数学模型及其求解 | 第68-70页 |
5.2.1 数学模型 | 第68-69页 |
5.2.2 数值模型 | 第69-70页 |
5.3 模型识别与校正 | 第70-76页 |
5.3.1 模型识别校正 | 第70-74页 |
5.3.2 水均衡分析 | 第74-75页 |
5.3.3 模型误差分析 | 第75-76页 |
5.4 地下水开采对河流和地下水补排关系的影响 | 第76-79页 |
5.4.1 河流附近河水与地下水补排关系对比 | 第76-77页 |
5.4.2 地下水水位关系对比 | 第77-79页 |
5.4.3 水均衡量对比 | 第79页 |
5.5 中牟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建议 | 第79-8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结论 | 第81-82页 |
6.2 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