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注释表 | 第13-1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2 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7-18页 |
1.3 信道建模和信道估计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20-22页 |
第2章 LTE-A系统基础及无线信道特性 | 第22-30页 |
2.1 LTE-A系统关键技术 | 第22-24页 |
2.1.1 OFDM技术 | 第22-23页 |
2.1.2 多天线增强MIMO技术 | 第23-24页 |
2.2 LTE-A物理层下行链路 | 第24-28页 |
2.2.1 LTE-A帧结构 | 第24-25页 |
2.2.2 LTE-A下行物理资源 | 第25-27页 |
2.2.3 LTE-A下行链路基带处理 | 第27-28页 |
2.3 无线信道特性 | 第28-29页 |
2.3.1 大尺度衰落 | 第28页 |
2.3.2 小尺度衰落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WINNER II信道模型的研究及分析 | 第30-42页 |
3.1 WINNER II信道模型介绍 | 第30-31页 |
3.2 WINNER II信道模型建模方法 | 第31-36页 |
3.2.1 大尺度参数的生成 | 第32页 |
3.2.2 小尺度参数的生成 | 第32-35页 |
3.2.3 信道系数的产生 | 第35-36页 |
3.3 信道的时空频相关特性 | 第36-40页 |
3.3.1 时间相关性 | 第37-38页 |
3.3.2 空间相关性 | 第38-39页 |
3.3.3 频率相关性 | 第39-40页 |
3.4 WINNER II信道模型与SCM/SCME的比较 | 第40-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LTE-A下行信道估计算法的研究 | 第42-62页 |
4.1 LTE-A下行参考信号 | 第42-44页 |
4.2 参考信号位置信道估计的传统方法 | 第44-47页 |
4.2.1 LS算法 | 第44-45页 |
4.2.2 MMSE算法 | 第45-46页 |
4.2.3 LMMSE算法 | 第46-47页 |
4.3 参考信号位置信道估计的高级算法 | 第47-53页 |
4.3.1 三种迭代算法 | 第47-50页 |
4.3.2 基于Gauss-Seidel迭代的LMMSE算法改进 | 第50-53页 |
4.4 参考信号位置信道估计算法复杂度分析 | 第53-54页 |
4.5 数据位置的插值算法 | 第54-56页 |
4.5.1 常值插值算法 | 第54-55页 |
4.5.2 线性插值算法 | 第55页 |
4.5.3 时域插值算法 | 第55-56页 |
4.6 信道估计算法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6-61页 |
4.6.1 信道估计性能衡量指标 | 第56-57页 |
4.6.2 仿真链路和仿真参数 | 第57-58页 |
4.6.3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 第58-6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LTE-A下行信道估计的实现 | 第62-85页 |
5.1 DSP开发平台介绍 | 第62-63页 |
5.1.1 TMS320C6455芯片介绍 | 第62页 |
5.1.2 CCS 3.3 开发环境介绍 | 第62-63页 |
5.2 下行信道估计的设计与实现 | 第63-81页 |
5.2.1 CRS生成的DSP实现 | 第64-69页 |
5.2.2 解CRS资源映射的DSP实现 | 第69-72页 |
5.2.3 参考信号位置信道估计的DSP实现 | 第72-77页 |
5.2.4 数据位置插值算法的DSP实现 | 第77-81页 |
5.3 DSP实现的性能分析 | 第81-84页 |
5.3.1 性能分析 | 第81-83页 |
5.3.2 DSP资源使用率测试 | 第83-8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85-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