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内在机理 | 第8-15页 |
(一) 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积极意义 | 第8-10页 |
1. 尊重和保障犯罪嫌疑人人权 | 第8-9页 |
2. 响应群众对司法公正的新期待 | 第9页 |
3. 保障死刑一审案件的办案质量 | 第9-10页 |
(二) 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现实依据 | 第10页 |
1. 法律制度层层保障 | 第10页 |
2. 传统因素深入人心 | 第10页 |
(三) 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发展样态 | 第10-15页 |
1. 综合法律与单行规定相互补充 | 第11页 |
2. 侦查审判监督两翼平衡发展 | 第11-15页 |
二、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制度目标 | 第15-19页 |
(一) 有效地防止冤假错案,切实保证司法公正 | 第15页 |
(二) 认真执行刑事政策,逐步实现慎用少用死刑 | 第15-17页 |
(三) 统一死刑适用标准,树立法律和司法机关权威 | 第17-19页 |
1. 法定情节适用理解不一 | 第17-18页 |
2. 地域之间量刑存在较大区别 | 第18页 |
3. 法官执法理念不同影响审判 | 第18-19页 |
三、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实证分析 | 第19-27页 |
(一) 检察监督存在缺位,制衡作用未能充分有效发挥 | 第19-22页 |
1. 侦查环节发现问题难且对不当立案监督的力度不够 | 第19-20页 |
2. 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环节监督线索不能有效衔接 | 第20-22页 |
3. 提起公诉后抗诉权运用不均衡问题仍没有解决 | 第22页 |
(二) 立法缺失理念落后能力薄弱成为制约监督瓶颈 | 第22-27页 |
1. 立法不完善为监督留下漏洞 | 第23-24页 |
2. 公检法制约不足的机制缺陷造成当事人权益受损 | 第24-25页 |
3. 敢于监督善于监督能力欠缺产生监督盲区 | 第25-27页 |
四、死刑一审案件检察监督的规范建构 | 第27-33页 |
(一) 解决制度缺失,不断完善死刑法律监督规定 | 第27-29页 |
1. 主动介入,强化侦查活动的监督 | 第27-28页 |
2. 强化审判活动监督,提升司法公信力 | 第28-29页 |
(二) 建立公检法联席制度,尊重和保障律师的合法权益 | 第29-30页 |
(三) 加强机构的设置,不断加强检察监督队伍建设 | 第30-31页 |
(四) 提升检察监督刚性,确保监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