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以李庄案为例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本案争议焦点概述 | 第9-13页 |
·关于是否存在唆使伪证行为的争论 | 第9-10页 |
·公诉方的主要根据与理由 | 第9-10页 |
·辩方的的主要根据与理由 | 第10页 |
·刑法306条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之争 | 第10-11页 |
·辩护人的理由和根据 | 第11页 |
·被告人主张的理由和根据 | 第11页 |
·法院的认定 | 第11页 |
·审判中证据采用标准问题 | 第11-13页 |
·关于录音录像资料 | 第11页 |
·关于司法鉴定 | 第11-12页 |
·关于审讯笔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关于争议焦点问题的分析思考 | 第13-21页 |
·唆使伪证争议的评析 | 第13-15页 |
·关于公诉方指控理由和根据的评析 | 第13页 |
·关于辩方理由和根据的评析 | 第13-15页 |
·行为犯和结果犯争议的评析 | 第15-17页 |
·关于控审双方主张的评析 | 第15-16页 |
·行为犯和结果犯划分标准探析 | 第16-17页 |
·审判中证据采用争议的评析 | 第17-21页 |
·本案中证据采用问题分析 | 第17-18页 |
·关于证据采用标准的思考 | 第18-21页 |
第三章 本案引发的相关法律思考 | 第21-24页 |
·刑事诉讼中律师程序性权利的立法保障 | 第21-22页 |
·完善律师的权利救济制度 | 第21页 |
·设定具体的司法人员程序性法律后果 | 第21-22页 |
·完善律师管理制度 | 第22-24页 |
·律师管理制度现状 | 第22页 |
·完善律师管理制度的对策 | 第22-24页 |
结束语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