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文--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论文--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论文

马克思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一、选题缘由第8-10页
 二、选题意义第10页
 三、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第10-12页
 四、研究思路第12-13页
 五、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渊源第14-20页
 一、马克思自然观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4-15页
 二、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第15-20页
  (一) 对古希腊伊壁鸠鲁派与斯多葛派的继承和批判第16页
  (二) 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继承第16-17页
  (三) 对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归还学说"的继承第17页
  (四) 对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以及对他直接自然观的继承第17-18页
  (五) 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自然观的直观性和抽象性的批判和继承第18-20页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产生过程第20-30页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萌芽第20-23页
 二、马克思自然观形成时期第23-26页
 三、马克思自然观成熟时期第26-30页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内容第30-37页
 一、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第30-33页
  (一) 自然界是人类的无机身体,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第30-31页
  (二)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第31-32页
  (三) 人与自然之间的核心关系是对象性关系第32页
  (四)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第32-33页
 二、自然和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第33-37页
  (一) 自然界是人类产生的基础第33页
  (二) 自然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第33-34页
  (三) 社会是自然和人类的统一体第34-35页
  (四) 实践的"人化"自然观第35-37页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观的当代价值第37-47页
 一、马克思自然观为解决全球化生态危机提供了理论支撑第37-38页
 二、尊重自然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第38-40页
 三、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以及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找到了理论根据第40-41页
 四、为我们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前提第41-43页
 五、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第43-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下一篇:对人性与技术的思考--试论马克思的技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