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饮料作物论文--茶论文

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茶树转录组分析及Histone H1基因的功能鉴定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引言第13-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27页
    1 植物高温、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第15-21页
        1.1 高温和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5-16页
        1.2 植物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第16-18页
        1.3 植物对高温和干旱胁迫的分子响应第18-19页
        1.4 茶树高温、干旱胁迫响应机制研究进展第19-21页
    2 RNA-Seq技术在植物响应高温、干旱胁迫分子机制研究中的应用第21-22页
        2.1 基于RNA-Seq技术的植物耐热、耐旱分子机制研究第21-22页
        2.2 RNA-Seq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第22页
    3 茶树生物活性成分合成代谢的分子机制第22-25页
        3.1 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第23-24页
        3.2 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第24页
        3.3 茶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第24-25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基于RNA-Seq的茶树响应高温和干旱胁迫的转录组分析第27-7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1.1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28页
        1.2 总RNA提取、cDNA文库构建和测序第28-29页
        1.3 测序数据处理第29页
        1.4 Unigene表达差异分析第29-30页
        1.5 荧光实时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验证第30-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68页
        2.1 测序质量分析第31页
        2.2 de novo组装结果统计第31-32页
        2.3 Unigene功能注释结果第32-39页
        2.4 高温和干旱胁迫下茶树转录组比较分析第39-50页
        2.5 高温和干旱胁迫下关键响应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50-66页
        2.6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第66-68页
    3 讨论第68-73页
        3.1 茶树响应高温和干旱胁迫的整体转录模式第68页
        3.2 Ca~(2+)信号途径与高温干旱胁迫响应第68-69页
        3.3 转录因子与高温干旱胁迫响应第69-70页
        3.4 关键功能基因与高温、干旱胁迫响应第70-73页
第三章 干旱胁迫对茶树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及相关差异表达基因鉴定第73-9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4-77页
        1.1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74页
        1.2 干旱胁迫下茶树表型及生理特性分析第74页
        1.3 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总多酚、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74-76页
        1.4 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的测定第76页
        1.5 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茶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含量的测定第76页
        1.6 干旱胁迫下氨基酸代谢和次生物质代谢相关DEGs的鉴定和分析第76页
        1.7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第76-7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7-90页
        2.1 干旱胁迫下茶树表型及生理特性的变化第77-78页
        2.2 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总多酚、黄酮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第78-79页
        2.3 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儿茶素和咖啡碱含量的变化第79-81页
        2.4 干旱胁迫下茶树叶片茶氨酸和其他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第81-82页
        2.5 干旱胁迫下氨基酸代谢和次生物质代谢相关DEGs的鉴定和分析第82-84页
        2.6 干旱胁迫下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的变化第84-86页
        2.7 干旱胁迫下咖啡碱生物合成途径的变化第86-87页
        2.8 干旱胁迫下茶氨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变化第87-88页
        2.9 关键DEGs的qRT-PCR验证第88-90页
    3 讨论第90-93页
第四章 茶树Histone H1基因(CsHis-H1)在逆境胁迫下的功能分析第93-11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94-98页
        1.1 植物材料与处理第94页
        1.2 茶树CsHis-H1基因的克隆第94-95页
        1.3 亚细胞定位分析第95页
        1.4 CsHis-H1的原核表达和Western blot分析第95-96页
        1.5 CsHis-H1的qRT-PCR分析第96页
        1.6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与鉴定第96-97页
        1.7 超显微结构观察第97页
        1.8 转基因烟草的抗逆性分析第97-9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8-108页
        2.1 茶树CsHis-H1基因的克隆第98页
        2.2 茶树CsHis-H1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98-99页
        2.3 CsHis-H1蛋白的原核表达分析第99-100页
        2.4 CsHis-H1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00-101页
        2.5 转基因烟草的获得与鉴定第101-103页
        2.6 转基因烟草的表型分析第103-105页
        2.7 转基因烟草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型及生理特性分析第105-108页
    3 讨论第108-111页
全文结论第111-113页
创新点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9页
附录第129-163页
    一 植物总RNA提取第129-130页
    二 1st-Strand cDNA合成及检测第130-131页
    三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131-132页
    四 丙二醛含量的测定第132-133页
    五 DNA片段凝胶纯化回收第133-134页
    六 目的片段连接转化第134-135页
    七 高保真PCR第135-136页
    八 双酶切和载体构建第136-137页
    九 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第137-138页
    十 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第138-139页
    十一 农杆菌叶盘侵染法转化烟草第139-140页
    十二 CTAB法提取DNA第140-141页
    十三 质粒提取第141-142页
    十四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142-143页
    十五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143-144页
    十六 常用培养基配制方法第144-145页
    十七 MS培养基配制方法第145-147页
    十八 附表第147-1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所获奖励第163-165页
致谢第165页

论文共1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叔丁基二环己基-18-冠-6包覆聚苯乙烯磁性颗粒的合成及其对锶的吸附性能研究
下一篇:局部分次照射人外周血浆中miRNA表达水平及其靶基因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