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2 城市住宅用地价格理论方法研究 | 第16-25页 |
2.1 基准地价概述 | 第16-17页 |
2.2 土地估价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区位理论 | 第17-18页 |
2.2.2 经济统计相关理论 | 第18页 |
2.2.3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 | 第18-20页 |
2.3 Kriging空间插值法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3.1 分形理论 | 第20页 |
2.3.2 地统计学理论 | 第20-21页 |
2.3.3 空间插值理论 | 第21-22页 |
2.4 住宅用地基准地价更新常用方法 | 第22-24页 |
2.4.1 剩余法 | 第23页 |
2.4.2 收益还原法 | 第23-24页 |
2.4.3 土地使用权出让样点地价计算方法 | 第24页 |
2.5 空间插值法 | 第24-25页 |
3 Kriging空间插值法更新城市基准地价的合理性分析 | 第25-30页 |
3.1 传统土地定级和基准地价更新技术路线简述 | 第25-27页 |
3.1.1 土地定级 | 第25-26页 |
3.1.2 基准地价的确定 | 第26-27页 |
3.2 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存在的问题与缺陷 | 第27-28页 |
3.2.1 土地定级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3.2.2 基准地价更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 第28页 |
3.3 基于Kriging空间插值法更新基准地价的合理性分析 | 第28-30页 |
3.3.1 提高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更新的合理性 | 第28页 |
3.3.2 提高基准地价更新成果应用的准确性和地价的实时监测更新 | 第28-29页 |
3.3.3 城市地价空间信息得到深入发掘 | 第29页 |
3.3.4 Kriging空间插值法优势分析 | 第29-30页 |
4 基于Kriging空间插值的住宅用地基准地价更新结果实证分析 | 第30-59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0页 |
4.2 永修县城区土地定级更新区域和范围确定 | 第30-32页 |
4.3 住宅用地基准地价内涵设定 | 第32页 |
4.4 样点地价的修正与计算 | 第32-40页 |
4.4.1 样点数据收集与整理 | 第32-34页 |
4.4.2 基准地价更新参数确定 | 第34-35页 |
4.4.3 样点地价的计算 | 第35页 |
4.4.4 样点地价的修正 | 第35-39页 |
4.4.5 利用ArcGIS建立样点地价数据 | 第39-40页 |
4.5 样点地价数据空间探索性分析 | 第40-45页 |
4.5.1 样点地价空间正态统计分析 | 第40-43页 |
4.5.2 样点地价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4.5.3 样点地价空间趋势分析 | 第44-45页 |
4.6 住宅用地样点地价的Kriging空间插值 | 第45-57页 |
4.6.1 住宅用地样点地价空间插值 | 第46-55页 |
4.6.2 住宅用地样点地价空间插值结果分析 | 第55-57页 |
4.7 Kriging空间插值法与“先定级,后估价”更新方法比较分析 | 第57-59页 |
4.7.1 Kriging空间插值法更新住宅用地结果分析 | 第57页 |
4.7.2“先定级,后估价”基准地价更新方法分析 | 第57页 |
4.7.3 Kriging空间插值法与“先定级,后估价”基准地价更新方法综合分析与展望 | 第57-59页 |
5 结论与不足 | 第59-61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5.2 不足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