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导论 | 第7-11页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1.1 选题依据 | 第7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1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现状 | 第8页 |
1.2.2 关于农业道德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3 关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农业道德问题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2 农业现代化及农业道德概述 | 第11-15页 |
2.1 农业现代化及农业道德的含义 | 第11页 |
2.1.1 农业现代化的含义 | 第11页 |
2.1.2 农业道德的含义 | 第11页 |
2.2 农业现代化对农业道德的影响 | 第11-13页 |
2.2.1 农业现代化促进新的农业道德规范的产生 | 第11-12页 |
2.2.2 农业现代化冲击传统农业道德 | 第12-13页 |
2.3 农业道德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 第13-15页 |
3 农业道德的评价 | 第15-18页 |
3.1 农业道德评价的含义与标准 | 第15页 |
3.2 农业道德评价的方式 | 第15-16页 |
3.3 农业道德评价的功能 | 第16-18页 |
3.3.1 催化功能 | 第16页 |
3.3.2 共振功能 | 第16-17页 |
3.3.3 制约功能 | 第17-18页 |
4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道德问题 | 第18-23页 |
4.1 农业生产中的农业道德问题 | 第18-19页 |
4.1.1 违规使用农药化肥 | 第18页 |
4.1.2 违规利用土地 | 第18-19页 |
4.1.3 添加违禁物品 | 第19页 |
4.2 农业科研中的农业道德问题 | 第19-21页 |
4.2.1 学术失范 | 第19-20页 |
4.2.2 科研行为不端 | 第20页 |
4.2.3 学风浮躁 | 第20-21页 |
4.3 农业管理中的农业道德问题 | 第21-23页 |
4.3.1 农业风险管理不完善 | 第21页 |
4.3.2 农产品管理水平不高 | 第21-22页 |
4.3.3 农产品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22-23页 |
5 当前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道德问题的产生根源 | 第23-28页 |
5.1 农业生产中道德问题的产生根源 | 第23-24页 |
5.1.1 利益的驱动 | 第23页 |
5.1.2 土地意识薄弱 | 第23-24页 |
5.1.3 诚信的缺失 | 第24页 |
5.2 农业科研中道德问题的产生根源 | 第24-26页 |
5.2.1 过于追求名利 | 第24-25页 |
5.2.2 科研意识淡薄 | 第25页 |
5.2.3 认知背离 | 第25-26页 |
5.3 农业管理中道德问题的产生根源 | 第26-28页 |
5.3.1 过于重视行政管理 | 第26页 |
5.3.2 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差 | 第26页 |
5.3.3 中央与地方部门间的不协调 | 第26-28页 |
6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道德规范及其构建 | 第28-33页 |
6.1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6.1.1 先进的农业意识 | 第28页 |
6.1.2 先进的文化习俗 | 第28-29页 |
6.1.3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29页 |
6.1.4 正确的价值取向 | 第29页 |
6.1.5 广阔的远见意识 | 第29-30页 |
6.2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农业道德规范的构建策略 | 第30-33页 |
6.2.1 发展生态农业,培养道德情感 | 第30页 |
6.2.2 强化管理,规范农业道德行为 | 第30-31页 |
6.2.3 监督反馈,科学设计评价体系 | 第31页 |
6.2.4 加强宣传与教育 | 第31-32页 |
6.2.5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 第32-33页 |
7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