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型粒子群算法的汽轮机DEH控制系统建模仿真与参数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第9页 |
1.2 调节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汽轮机调节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汽轮机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汽轮机建模与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2章 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 | 第14-21页 |
2.1 汽轮机的调节原理 | 第14-15页 |
2.2 中间再热式机组系统调节特点 | 第15-16页 |
2.3 DEH控制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2.4 DEH被控对象的组成 | 第17-20页 |
2.4.1 电液伺服阀 | 第18-19页 |
2.4.2 油动机 | 第19页 |
2.4.3 汽轮发电机组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汽轮机电液控制对象的数学模型 | 第21-35页 |
3.1 建模理论与方法 | 第21-22页 |
3.2 电液伺服执行机构的数学模型 | 第22-28页 |
3.2.1 电液伺服阀的模型 | 第22-26页 |
3.2.2 油动机的模型 | 第26-27页 |
3.2.3 执行机构总的模型 | 第27-28页 |
3.3 作为调节对象的汽轮机数学模型 | 第28-31页 |
3.3.1 容积方程 | 第28-29页 |
3.3.2 转子方程 | 第29-31页 |
3.4 发电机的功率方程 | 第31-33页 |
3.5 其他环节的数学模型 | 第33-3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汽轮机电液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 第35-53页 |
4.1 仿真环境SIMULINK简介 | 第35页 |
4.2 功频电液控制方案分析 | 第35-37页 |
4.3 仿真框图与参数设置 | 第37-40页 |
4.4 控制器参数整定优化方法介绍 | 第40-44页 |
4.4.1 公式法 | 第40-41页 |
4.4.2 动态参数法 | 第41页 |
4.4.3 免疫粒子群算法 | 第41-44页 |
4.5 各系统控制器参数整定优化 | 第44-51页 |
4.5.1 电液伺服执行机构回路参数整定优化 | 第44-46页 |
4.5.2 调节级压力回路参数整定优化 | 第46-49页 |
4.5.3 功率调节回路参数整定优化 | 第49-5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汽轮机负荷控制的仿真研究 | 第53-69页 |
5.1 扰动试验 | 第53-55页 |
5.2 鲁棒性试验 | 第55-59页 |
5.3 一次调频仿真试验 | 第59-62页 |
5.4 实体仿真机验证试验 | 第62-68页 |
5.4.1 仿真平台介绍 | 第62-63页 |
5.4.2 降负荷试验与分析 | 第63-66页 |
5.4.3 主汽调门扰动实验及分析 | 第66-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