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砂轮修整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8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电火花修整金刚石砂轮机理 | 第20-26页 |
2.1 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电火花修整可行性 | 第20-22页 |
2.2 电火花加工放电状态 | 第22-23页 |
2.3 砂轮电火花修整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电火花修整金刚石砂轮数值仿真研究 | 第26-37页 |
3.1 砂轮电火花修整温度场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3.1.1 砂轮电火花修整的温度场数学模型 | 第26-27页 |
3.1.2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27页 |
3.1.3 放电通道半径 | 第27-28页 |
3.1.4 热流密度载荷 | 第28-29页 |
3.1.5 能量分配系数 | 第29页 |
3.2 电火花修整金属基金刚石砂轮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3 电火花修整金属基金刚石砂轮的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0-31页 |
3.4 ANSYS数值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3.4.1 移动速度对砂轮表面最高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3.4.2 峰值电流对砂轮表面最高温度的影响 | 第33页 |
3.4.3 热源移动路径过磨粒中心时的温度场分布 | 第33-35页 |
3.5 修整参数与磨粒烧伤实验验证 | 第35-36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36-37页 |
第4章 金刚石平行砂轮电火花修整实验 | 第37-49页 |
4.1 金刚石平行砂轮修整方案设计 | 第37-4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37-39页 |
4.1.2 金刚石平行砂轮修整实验条件 | 第39-41页 |
4.1.3 实验方案与修整参数 | 第41-42页 |
4.2 修整参数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1 开路电压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 第42-43页 |
4.2.2 峰值电流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 第43页 |
4.2.3 脉冲持续时间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4 电极材料对放电间隙的影响 | 第44页 |
4.3 修整参数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4-47页 |
4.3.1 砂轮转速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2 电极材料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5页 |
4.3.3 开路电压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5-46页 |
4.3.4 峰值电流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6页 |
4.3.5 脉冲持续时间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6页 |
4.3.6 占空比对整形速度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 精整形过程中电极损耗速度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金刚石V形砂轮电火花修整实验 | 第49-55页 |
5.1 金刚石V形砂轮修整实验方案 | 第49-51页 |
5.1.1 金刚石V形砂轮修整装置 | 第49-50页 |
5.1.2 V形砂轮电火花修整参数 | 第50-51页 |
5.1.3 修整进给方式 | 第51页 |
5.2 V形砂轮修整前后的砂轮表面形貌 | 第51-53页 |
5.3 V形砂轮尖端轮廓角度精度对比 | 第53页 |
5.4 V结构磨削试件 | 第53-54页 |
5.4.1 实验方案 | 第53-54页 |
5.4.2 V槽尖端的圆角半径对比 | 第5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