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古代小说论文

唐前报应小说叙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序言第8-17页
 一、"报应"与"报应小说"第8-12页
 二、关于报应小说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三、关于本文的研究问题和选题意义第15-17页
第一章 报应小说特定时空观念下的叙事第17-28页
 第一节 中国的时空观念第17-20页
 第二节 空间与报应小说叙事第20-23页
  一、独立空间的构设第20-21页
  二、空间构设下的几种故事类型第21-22页
  三、空间对叙事节奏的影响第22-23页
 第三节 时间与报应小说叙事第23-28页
  一、时间与生命观第24-25页
  二、时间观与报应小说类型第25-26页
  三、时空观与报应小说叙事模式——"蜂巢式时空叙事"第26-28页
第二章 报应小说的形象体系第28-45页
 第一节 神第29-35页
  一、造神运动第29-30页
  二、观音形象第30-34页
  三、观音应验故事第34-35页
 第二节 人第35-42页
  一、游冥形象第36-37页
  二、轮回形象第37-39页
  三、报应小说的佛教特质第39-42页
 第三节 由"人"入"神"——僧第42-45页
  一、"僧"形象的特殊性第42-43页
  二、"僧"反映的文化内涵第43-45页
第三章 报应小说叙事的因果逻辑第45-51页
 第一节 因果逻辑的两个层次第46-49页
  一、因果逻辑的表层第46-47页
  二、因果逻辑的深层第47-49页
 第二节 因果逻辑带来的叙事效果第49-51页
  一、时空错位下的神秘性第49-50页
  二、时空参照性下"神"的产生第50-51页
第四章 报应叙事对传统叙事的承继与超越第51-58页
 第一节 报应小说对史传文学的吸收与借鉴第51-55页
  一、体例的模仿第52页
  二、叙事姿态的"沿袭"第52-55页
 第二节 报应小说对史传叙事的叛逆第55-58页
  一、对史传叙事的叛逆第55-56页
  二、新叙事逻辑的尝试第56-58页
小结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4页
致谢第64-65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语》叙事研究
下一篇:唐前汉武系列小说叙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