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我国酸性土壤性状及其成因 | 第13-15页 |
·酸性土壤现状 | 第13页 |
·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及其形成过程 | 第13-15页 |
·钙、磷营养元素对土壤pH、豆科植物以及根瘤菌影响的研究 | 第15-18页 |
·钙对土壤pH、豆科植物及根瘤菌影响的研究 | 第15-16页 |
·磷对土壤pH、豆科植物及根瘤菌影响的研究 | 第16-18页 |
·紫花苜蓿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群体感应研究现状 | 第19-24页 |
·细菌中的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红色荧光蛋白简介 | 第24-26页 |
·红色荧光蛋白的特性及发光机制 | 第24页 |
·红色荧光蛋白的应用 | 第24-26页 |
第2章 绪论 | 第26-30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6-27页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7-28页 |
·预期目标 | 第27页 |
·研究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8页 |
·研究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0-40页 |
·试验材料 | 第30-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供试菌株和质粒 | 第30-31页 |
·培养基和植物营养液 | 第31页 |
·供试土壤样品采集及采样时间 | 第31页 |
·供试土壤和植物材料 | 第31-32页 |
·试验地点概况 | 第32页 |
·玻璃珠分室培养箱设计 | 第32-33页 |
·试验设计 | 第33-35页 |
·耐酸根瘤菌的筛选 | 第33页 |
·Ca、P和根瘤菌对水培体系中紫花苜蓿及根瘤菌群体感应作用效果研究 | 第33-34页 |
·Ca、P和根瘤菌对酸性土壤中紫花苜蓿及根瘤菌群体感应作用效果研究 | 第34-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9页 |
·土样处理及常规性质测定 | 第35页 |
·紫花苜蓿无菌幼苗准备 | 第35-36页 |
·RFP标记大肠杆菌及耐酸根瘤菌菌株 | 第36-37页 |
·群体感应水平的测定 | 第37-38页 |
·根瘤菌数量的测定 | 第38页 |
·紫花苜蓿根系有机酸分泌的测定 | 第38页 |
·紫花苜蓿根毛变形率检测 | 第38-39页 |
·紫花苜蓿结瘤检测及固氮酶活性测定 | 第39页 |
·数据处理 | 第39-40页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第40-72页 |
·耐酸根瘤菌的筛选 | 第40页 |
·RFP标记大肠杆菌及耐酸根瘤菌菌株 | 第40-41页 |
·RFP标记大肠杆菌DH5α菌株 | 第40-41页 |
·RFP标记根瘤菌电泳检测 | 第41页 |
·不同培养时期耐酸根瘤菌91522群体感应水平 | 第41-42页 |
·水培条件下钙、磷营养元素对紫花苜蓿生长及根瘤菌群体感应水平研究 | 第42-55页 |
·钙、磷营养元素对水培体系中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42-52页 |
·钙、磷营养元素对水培体系中苜蓿根瘤菌数量及群体感应水平的影响 | 第52-55页 |
·根瘤菌接种量对水培体系中紫花苜蓿生长及根瘤菌群体感应水平研究 | 第55-65页 |
·根瘤菌接种量对水培体系中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55-62页 |
·不同根瘤菌接种量对水培体系中苜蓿根瘤菌数量及群体感应水平的影响 | 第62-65页 |
·钙、磷营养元素对酸性土壤中紫花苜蓿生长及根瘤菌群体感应水平研究 | 第65-68页 |
·钙、磷营养元素对酸性土壤中中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65-66页 |
·不同钙、磷浓度对酸性土壤中苜蓿根瘤菌数量及群体感应水平的影响 | 第66-68页 |
·根瘤菌接种量对酸性土壤中紫花苜蓿生长及根瘤菌群体感应水平研究 | 第68-72页 |
·不同根瘤菌接种量对酸性土壤中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68-69页 |
·不同根瘤菌接种量对酸性土壤中苜蓿根瘤菌数量及群体感应水平的影响 | 第69-72页 |
第5章 讨论 | 第72-78页 |
·RFP标记根瘤菌菌株研究 | 第72页 |
·Ca、P和根瘤菌处理对酸性胁迫下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第72-76页 |
·Ca、P和根瘤菌对酸性胁迫下苜蓿根瘤菌群体感应的影响 | 第76-7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90页 |
致谢 | 第90-92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