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地区辽代社会文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1-12页 |
(二)研究概况 | 第12-16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6-17页 |
一、朝阳地区辽代文化孕育的背景 | 第17-21页 |
(一)自然环境 | 第17-18页 |
(二)行政建置 | 第18页 |
(三)民族融合 | 第18-21页 |
二、朝阳地区辽代儒学教育与文学艺术的发展 | 第21-31页 |
(一)儒学教育 | 第21-27页 |
1.办学形式 | 第21-22页 |
2.儒学的发展概况 | 第22-26页 |
3.儒家思想深入人心 | 第26-27页 |
(二)文学艺术 | 第27-31页 |
1.文学 | 第27-28页 |
2.绘画 | 第28-29页 |
3.书法 | 第29-31页 |
三、朝阳地区辽代宗教文化的兴盛 | 第31-39页 |
(一)佛教文化 | 第31-37页 |
1.密教中心 | 第31-33页 |
2.义学发达 | 第33页 |
3.寺塔广布 | 第33-34页 |
4.名僧辈出 | 第34-35页 |
5.崇佛风气日盛 | 第35-37页 |
(二)其他宗教 | 第37-39页 |
1.萨满教 | 第37-38页 |
2.道教 | 第38-39页 |
四、朝阳地区辽代婚丧文化的多样性 | 第39-43页 |
(一)婚俗文化的转变 | 第39-40页 |
(二)丧葬习俗 | 第40-41页 |
1.烧饭 | 第40页 |
2.木制棺帐与真容偶像 | 第40-41页 |
3.金属面具及铜丝网络 | 第41页 |
(三)墓葬形制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附表 | 第44-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