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10-16页 |
0.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0.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0.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0.3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 | 第13-14页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页 |
0.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0.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14-16页 |
0.4.1 创新点 | 第14-15页 |
0.4.2 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 | 第16-26页 |
1.1 产业结构的定义及分类 | 第16-18页 |
1.1.1 产业结构的定义 | 第16页 |
1.1.2 产业结构的分类 | 第16-18页 |
1.2 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 | 第18-20页 |
1.3 济增长相关的理论 | 第20-21页 |
1.4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 第21-26页 |
1.4.1 产业结构变动促进经济增长 | 第21-24页 |
1.4.2 经济增长引起产业结构变动 | 第24-26页 |
2 山西省产业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34页 |
2.1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分析 | 第26-30页 |
2.1.1 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分析 | 第26-27页 |
2.1.2 山西省GDP及三大产业的增长速度变化情况 | 第27-28页 |
2.1.3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偏离度分析 | 第28-30页 |
2.2 山西省产业结构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 第30-34页 |
2.2.1 农业的比重较低,现代化程度低 | 第30-31页 |
2.2.2 第二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占比过高 | 第31-32页 |
2.2.3 第三产业的发展程度不高,内部较为单一 | 第32-34页 |
3 山西省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34-40页 |
3.1 单位根检验 | 第34-36页 |
3.1.1 单位根相关理论 | 第34页 |
3.1.2 单位根检验的实证分析 | 第34-36页 |
3.2 协整检验 | 第36-37页 |
3.2.1 协整检验相关的理论 | 第36-37页 |
3.2.2 协整检验的实证分析 | 第37页 |
3.3 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37-39页 |
3.3.1 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相关理论 | 第37-38页 |
3.3.2 格兰杰因果的实证分析 | 第38-39页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4 改善山西省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 第40-44页 |
4.1 扩大第三产业比例,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 第40-41页 |
4.2 优化第二产业结构,努力做好转型发展 | 第41-42页 |
4.3 夯实农业基础,巩固农业的基础性位置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