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纯电微型客车同轴直联车桥动态特性分析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0-11页
        1.1.1 课题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1-13页
    1.3 本课题来源及其主要研究内容第13-15页
        1.3.1 课题来源第13-14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章末小结第15-16页
第2章 同轴直联车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6-22页
    2.1 同轴直联车桥概述第16-17页
    2.2 同轴直联车桥实体模型的建立第17-18页
    2.3 同轴直联车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18-21页
        2.3.1 同轴直联车桥的简化第18页
        2.3.2 定义材料属性第18-19页
        2.3.3 选取单元类型第19页
        2.3.4 划分网格第19-21页
    2.4 章末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典型工况与组合工况下同轴直联车桥静态特性分析第22-38页
    3.1 静态特性分析的基本理论第22-23页
    3.2 同轴直联车桥强度理论计算第23-25页
    3.3 典型工况条件下同轴直联车桥的仿真分析第25-33页
        3.3.1 受最大铅垂力工况下同轴直联车桥的仿真分析第25-27页
        3.3.2 受最大牵引力工况下同轴直联车桥的仿真分析第27-29页
        3.3.3 紧急制动工况下同轴直联车桥的仿真分析第29-31页
        3.3.4 受最大侧向力工况下同轴直联车桥的仿真分析第31-33页
    3.4 组合工况条件下同轴直联车桥的仿真分析第33-36页
        3.4.1 受最大铅垂力与最大牵引力的组合工况仿真分析第33-35页
        3.4.2 受最大铅垂力与紧急制动的组合工况仿真分析第35-36页
    3.5 章末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同轴直联车桥的有限元模态与试验模态第38-46页
    4.1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模型第38-39页
    4.2 同轴直联车桥有限元模态分析第39-42页
        4.2.1 有限元模态分析基本参数设置第39页
        4.2.2 有限元模态分析结果第39-42页
    4.3 同轴直联车桥试验模态分析第42-45页
        4.3.1 试验模态分析的过程第42-44页
        4.3.2 试验模态分析的结果第44-45页
    4.4 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模态分析对比验证第45页
    4.5 章末小结第45-46页
第5章 同轴直联车桥疲劳寿命分析第46-55页
    5.1 疲劳寿命分析理论基础第46-50页
        5.1.1 疲劳寿命分析定义及特点第46-47页
        5.1.2 疲劳寿命分析的分析方法第47-49页
        5.1.3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第49-50页
    5.2 材料S-N曲线第50-52页
    5.3 同轴直联车桥疲劳寿命计算第52-54页
        5.3.1 疲劳寿命分析计算流程第52-53页
        5.3.2 疲劳载荷曲线的确定第53页
        5.3.3 疲劳寿命分析结果第53-54页
    5.4 章末小结第54-55页
第6章 同轴直联车桥的改进设计第55-60页
    6.1 同轴直联车桥结构改进方案第55页
    6.2 同轴直联车桥结构改进设计第55-57页
    6.3 改进设计后同轴直联车桥模型分析第57-58页
    6.4 章末小结第58-60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7.1 结论第60-61页
    7.2 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前中国流行唱法存在的问题
下一篇:沈北锡伯族灯官秧歌历史沿革与传承保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