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符号说明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49页 |
1.1 引言 | 第16-17页 |
1.2 荧光探针及其信号变化 | 第17-19页 |
1.3 荧光探针信号变化的调控模式 | 第19-29页 |
1.4 基于半花菁和黄酮醇荧光团的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第29-37页 |
1.5 SO_2衍生物荧光探针研究进展 | 第37-43页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第二章 以半花菁为"检测对象-供体能量"双受体的FRET模板的构建 | 第49-68页 |
2.1 引言 | 第49-50页 |
2.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50-51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51-54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54-6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三章 基于新FRET机理的SO_2衍生物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应用 | 第68-81页 |
3.1 引言 | 第68页 |
3.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68-69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69-7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71-7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第四章 ESIPT辅助的FRET新模板的构建 | 第81-103页 |
4.1 引言 | 第81-83页 |
4.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第83-84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84-8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88-9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3页 |
第五章 长波发射的SO_2衍生物比率荧光探针的合成与应用 | 第103-118页 |
5.1 引言 | 第103-104页 |
5.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04-105页 |
5.3 实验部分 | 第105-10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108-114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4-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18页 |
第六章 基于黄酮醇ESIPT过程的H_2S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 第118-132页 |
6.1 引言 | 第118-119页 |
6.2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19-120页 |
6.3 实验部分 | 第120-123页 |
6.4 结果与讨论 | 第123-129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2页 |
结束语 | 第132-134页 |
附录 | 第134-15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0-151页 |
致谢 | 第151-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阀及答辩情况表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