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WO3/钛酸盐复合催化剂制备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12-23页
    0.1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及处理技术第12-16页
        0.1.1 染料废水污染现状第12-14页
        0.1.2 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第14-16页
    0.2 光催化技术第16-20页
        0.2.1 光催化技术简介第16-18页
        0.2.2 复合光催化剂的掺杂改性第18-20页
    0.3 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0.3.1 WO_3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0.3.2 钛酸盐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第21页
    0.4 光催化技术在处理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第21-22页
    0.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第1章 WO_3,钛酸盐,WO_3/钛酸盐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不同影响因素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第23-37页
    1.1 引言第23页
    1.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3-24页
        1.2.1 实验试剂第23-24页
        1.2.2 实验仪器第24页
    1.3 实验部分第24-27页
        1.3.1 催化剂的制备第24-26页
        1.3.2 催化剂结构表征第26-27页
    1.4 结果与讨论第27-36页
        1.4.1 WO_3/钛酸盐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7-28页
        1.4.2 WO_3/钛酸盐催化剂的扫描电镜(SEM)分析第28-29页
        1.4.3 WO_3/钛酸盐催化剂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9页
        1.4.4 WO_3/钛酸盐催化剂的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第29-30页
        1.4.5 WO_3,钛酸盐和WO_3/钛酸盐催化剂的光致发光(PL)分析第30-31页
        1.4.6 微波水热压力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31-32页
        1.4.7 微波水热时间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32-33页
        1.4.8 前躯体p H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33-34页
        1.4.9 煅烧温度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34页
        1.4.10 WO_3与钛酸盐摩尔比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34-35页
        1.4.11 WO_3/Ba0.5Sr0.5Ti O_3降解不同类型的污染物第35-36页
    1.5 小结第36-37页
第2章 WO_3/钛酸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Rh B)的研究第37-48页
    2.1 引言第37页
    2.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7-38页
        2.2.1 实验试剂第37-38页
        2.2.2 实验仪器第38页
    2.3 实验部分第38-39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39-47页
        2.4.1 WO_3/钛酸盐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紫外–可见光谱第39-41页
        2.4.2 光照射时间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41-42页
        2.4.3 WO_3/钛酸盐催化降解罗丹明B溶液的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第42-43页
        2.4.4 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43-44页
        2.4.5 催化剂投加量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44-45页
        2.4.6 光照射功率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45-46页
        2.4.7 催化剂使用次数对罗丹明B降解的影响第46-47页
    2.5 小结第47-48页
第3章 WO_3/钛酸盐光催化降解直接艳黄-4R的研究第48-58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8-49页
        3.2.1 实验试剂第48-49页
        3.2.2 实验仪器第49页
    3.3 实验部分第49-51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3.4.1 光照射时间对直接艳黄-4R降解的影响第51页
        3.4.2 WO_3/钛酸盐催化降解直接艳黄-4R溶液的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第51-53页
        3.4.3 初始浓度对直接艳黄-4R降解的影响第53-54页
        3.4.4 催化剂投加量对直接艳黄-4R降解的影响第54-55页
        3.4.5 光照射功率对直接艳黄-4R降解的影响第55页
        3.4.6 催化剂使用次数对直接艳黄-4R降解的影响第55-56页
        3.4.7 WO_3/钛酸盐/可见光降解机理探讨第56-57页
    3.5 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结论第58-59页
致谢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7-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荧光素和罗丹明的增强型pH荧光探针的设计
下一篇:基于GIS的辽阳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分及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