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论文--非金属矿产论文

两性—阳(阴)离子复配修饰黏土矿物稳定性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黏土矿物第12-14页
        1.2.1 膨润土第12-13页
        1.2.2 高岭土第13-14页
    1.3 表面活性剂概述第14-16页
        1.3.1 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第14页
        1.3.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性质第14-16页
    1.4 表面活性剂修饰土壤或黏土矿物第16-19页
        1.4.1 表面活性剂修饰土壤或黏土矿物的方法和工艺第16-17页
        1.4.2 表面活性剂在土壤或黏土矿物上的修饰机制第17-19页
    1.5 有机修饰黏土矿物吸附有机、重金属的研究进展第19-23页
        1.5.1 有机修饰黏土矿物吸附重金属的研究第19-20页
        1.5.2 有机修饰黏土矿物吸附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第20-22页
        1.5.3 有机修饰黏土同时吸附有机、重金属污染物的研究第22-23页
    1.6 表面活性剂修饰土壤或黏土矿物的稳定性的研究第23-24页
    1.7 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4-26页
        1.7.1 研究意义第24页
        1.7.2 主要内容第24-26页
    1.8 技术路线第26-27页
第二章 BS-12 单一修饰膨润土和高岭土的稳定性第27-40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2.1.1 实验材料第28-29页
        2.1.2 实验设计第29页
        2.1.3 实验方法第29-31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31-38页
        2.2.1 BS-12 修饰比例对解吸结果的影响第31-33页
        2.2.2 pH对解吸结果的影响第33-34页
        2.2.3 解吸液浓度对解吸结果的影响第34-35页
        2.2.4 温度对解吸结果的影响第35-36页
        2.2.5 BS单一修饰土表面特性第36-38页
    2.3 小结第38-40页
第三章 BS+CT复配修饰膨润土和高岭土的稳定性第40-6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41-44页
        3.1.1 实验材料第41页
        3.1.2 实验设计第41-43页
        3.1.3 实验方法第43-44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44-60页
        3.2.1 不同因素对BS+CT复配修饰膨润土稳定性的影响第44-50页
        3.2.2 不同因素对BS+CT复配修饰高岭土稳定性的影响第50-55页
        3.2.3 BS+CT修饰土表面特性第55-58页
        3.2.4 红外光谱分析第58-59页
        3.2.5 热重分析第59-60页
    3.3 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BS+SDS复配修饰膨润土和高岭土的稳定性第61-8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2-64页
        4.1.1 实验材料第62页
        4.1.2 实验设计第62-63页
        4.1.3 实验方法第63-6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64-79页
        4.2.1 不同因素对BS+SDS复配修饰膨润土稳定性的影响第64-70页
        4.2.2 不同因素对BS+SDS复配修饰高岭土稳定性的影响第70-75页
        4.2.3 BS+SDS修饰土表面特性第75-77页
        4.2.4 红外光谱分析第77-78页
        4.2.5 热重分析第78-79页
    4.3 各两性复配修饰黏土矿物解吸稳定性的比较第79-81页
        4.3.1 BS+CT和BS+SDS修饰膨润土比较第79-80页
        4.3.2 BS+CT和BS+SDS修饰高岭土比较第80-81页
        4.3.3 两性复配修饰膨润土与两性复配修饰高岭土的比较第81页
    4.4 小结第81-83页
第五章 结论第83-85页
参考文献第85-91页
致谢第91-92页
作者简介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乐菌素对转基因棉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抗性基因的影响
下一篇:四环素类、磺胺类抗生素对铜绿微囊藻和小球衣藻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