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蓼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30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水蓼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1.3 蓼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第12-29页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9-30页 |
2 水蓼全草化学成分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 第30-58页 |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30-31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31页 |
2.1.4 水蓼粗提物 | 第31页 |
2.1.5 水蓼化学成分的分离 | 第31-32页 |
2.1.6 化合物结构鉴定方法 | 第32-33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33-57页 |
2.2.1 化合物结构鉴定 | 第33-57页 |
2.2.2 化合物结构鉴定结果分析 | 第57页 |
2.3 小结 | 第57-58页 |
3 水蓼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测试 | 第58-62页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3.1.1 实验菌株 | 第58页 |
3.1.2 实验试剂 | 第58页 |
3.1.3 实验仪器 | 第58-59页 |
3.1.4 培养基的制备 | 第59页 |
3.1.5 菌悬液的制备 | 第59页 |
3.1.6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 | 第59-60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60-61页 |
3.3 小结 | 第61-62页 |
4 水蓼化学成分的抗氧化活性测试 | 第62-66页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62-63页 |
4.1.1 实验试剂 | 第62页 |
4.1.2 实验仪器 | 第62页 |
4.1.3 DPPH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4.1.4 样品溶液的配制 | 第62页 |
4.1.5 清除DPPH自由基测定 | 第62-63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3-65页 |
4.3 小结 | 第65-66页 |
5 结论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7页 |
附录:化合物波谱图 | 第77-9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