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1-24页 |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认识 | 第11-16页 |
一、鼻咽癌的流行病学 | 第11-12页 |
二、鼻咽癌放疗后脑血管损伤的研究状况 | 第12页 |
三、放射治疗对脑血管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第12-13页 |
四、脑血管损伤临床表现 | 第13-14页 |
五、放疗后脑血管损伤的影响因素 | 第14-15页 |
六、脑血管损伤的检查与诊断方法 | 第15-16页 |
七、脑血管损伤的治疗 | 第16页 |
第二节 中医学的认识 | 第16-24页 |
一、中医学对中风病的认识 | 第16-18页 |
二、中医对鼻咽癌治疗后遗症的理解概述 | 第18-21页 |
三、缺血性中风患者中医证侯的"阴阳"特点 | 第21-22页 |
四、鼻咽癌患者放疗对缺血性中风病中医"阴阳"类证的影响 | 第22页 |
五、中医证治规律研究展望与发展空间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4-36页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第24-2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一) 研究对象来源 | 第24页 |
(二) 病例选择 | 第24页 |
(三) 诊断标准 | 第24-26页 |
(四) 资料收集 | 第26页 |
(五) 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 第27-36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第27-29页 |
二、鼻咽癌放疗后脑血管损伤情况及其与中医证候的关系 | 第29-33页 |
三、本研究与相关研究的对比 | 第33-34页 |
四、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6-41页 |
一、年龄 | 第36页 |
二、性别 | 第36页 |
三、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 第36-37页 |
四、鼻咽癌放疗间隔时间 | 第37页 |
五、血管狭窄部位、程度分布结果 | 第37-38页 |
六、中医证候分布一般规律 | 第38-39页 |
七、中医阴、阳辩证与血管狭窄情况、NIHSS评分、GCS评分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