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 | 第13-14页 |
1.2.2 创新度测量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家电制造企业的出口创新发展研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 第19-2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1 产业链理论和全球价值链理论 | 第19-20页 |
2.1.2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2.2 相关概念与内涵 | 第21-24页 |
2.2.1 新常态和外贸新常态 | 第21-22页 |
2.2.2 家电 | 第22页 |
2.2.3 出口创新 | 第22-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5-34页 |
3.1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出口现状分析 | 第25-27页 |
3.1.1 "十二五"期间中国家电出口情况 | 第25页 |
3.1.2 2016年前三季度中国家电出口情况 | 第25-27页 |
3.2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7-31页 |
3.2.1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现状 | 第27-29页 |
3.2.2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31页 |
3.3 新常态下促进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31-33页 |
3.3.1 新常态下促进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发展的必要性 | 第31-32页 |
3.3.2 新常态下促进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发展的可行性 | 第32-3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4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度量研究 | 第34-47页 |
4.1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35页 |
4.1.1 宏观因素 | 第34-35页 |
4.1.2 微观因素 | 第35页 |
4.2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度量依据 | 第35-37页 |
4.2.1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生态系统的概念 | 第36页 |
4.2.2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生态系统的结构 | 第36-37页 |
4.3 基于出口创新生态系统的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度量研究 | 第37-42页 |
4.3.1 基于出口创新生态系统的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1页 |
4.3.2 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测度方法的研究 | 第41-42页 |
4.4 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具体度量步骤 | 第42-45页 |
4.4.1 语意变量转换为数值评估值 | 第42-43页 |
4.4.2 单项指标评价值的确定 | 第43-44页 |
4.4.3 计算各个层面的评估值 | 第44-4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5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典型案例研究 | 第47-57页 |
5.1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典型案例 | 第47-51页 |
5.1.1 海尔集团的出口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创新发展 | 第47-48页 |
5.1.2 美的集团的出口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创新发展 | 第48-50页 |
5.1.3 格力集团的出口创新生态系统及其创新发展 | 第50-51页 |
5.2 三大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度的评估 | 第51-56页 |
5.2.1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 第51-53页 |
5.2.2 指标测算 | 第53-55页 |
5.2.3 评估结果比较 | 第55-5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6 新常态下中国家电制造企业出口创新的发展对策 | 第57-61页 |
6.1 学习优秀企业构建出口创新生态系统 | 第57页 |
6.2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核心层的出口创新发展对策 | 第57-59页 |
6.3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外围层的出口创新发展对策 | 第59-6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主要结论 | 第61-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附录B 原始数据附表 | 第69-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