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长安画派”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8页
    一 研究缘起第8页
    二 学术史的回顾第8-16页
    三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一章 唐代“长安画派”的演变第18-30页
    第一节 初唐“长安画派”的形成第18-24页
        一 形成原因第18-23页
        二 形成的标志第23-24页
    第二节 盛唐“长安画派”的发展第24-26页
        一 画家队伍的壮大第24-25页
        二 绘画题材和绘画作品的增加第25-26页
    第三节 晚唐“长安画派”的衰落第26-30页
        一 画家的离散第26-27页
        二 作品的损失第27-30页
第二章 唐代“长安画派”的重要画家第30-46页
    第一节 唐代前期的的重要画家第30-32页
        一 阎立本兄弟第30-32页
        二 尉迟乙僧父子第32页
    第二节 唐代中期的重要画家第32-42页
        一 吴道玄第33-34页
        二 李思训与王维第34-37页
        三 张萱与周昉第37-40页
        四 曹霸、韩斡和韩混第40-42页
    第三节 唐代后期的重要画家第42-46页
        一 边鸾第42-43页
        二 常粲第43页
        三 刁光胤第43-46页
第三章 唐代“长安画派”的主要成就第46-64页
    第一节 人物画第46-55页
        一 鬼神人物第46-47页
        二 释道人物第47-49页
        三 历史人物第49-50页
        四 现实人物第50-55页
    第二节 山水画第55-59页
        一 金碧山水第56-57页
        二 破墨山水第57-59页
    第三节 花鸟画第59-64页
        一 花鸟第59-61页
        二 其他第61-64页
第四章 唐代“长安画派”的地位和影响第64-70页
    第一节 地位第64-66页
        一 在唐代绘画中的地位第64-65页
        二 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第65-66页
    第二节 影响第66-70页
        一 在当时的影响第66-68页
        二 对后世的影响第68-70页
结语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8页
附录第78-82页
致谢第82-8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佛教与战争
下一篇:西夏文《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十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