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台湾与湖南休闲农业的比较研究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目次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12-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23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23-38页 |
·概念界定 | 第23-30页 |
·现代化 | 第23-24页 |
·农业现代化 | 第24-25页 |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 第25-27页 |
·休闲农业 | 第27-30页 |
·理论支撑 | 第30-36页 |
·新农村建设理论 | 第30-33页 |
·后发优势理论 | 第33-36页 |
·文献综述 | 第36-38页 |
·马克思主义者关于农业现代化研究 | 第36-37页 |
·农业现代化水平测评研究 | 第37-38页 |
3 台湾与湖南农业现代化水平比较 | 第38-45页 |
·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测评 | 第38-41页 |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第38-39页 |
·台湾与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评价结果 | 第39-41页 |
·台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 第41-43页 |
·台湾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 第41-42页 |
·台湾的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 第42-43页 |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 第43-45页 |
·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概况 | 第43-44页 |
·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现概况 | 第44-45页 |
4、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状况实证研究 | 第45-52页 |
·研究样本的选取 | 第46页 |
·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调研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46-51页 |
·样本人口统计变量特征与分析 | 第46-47页 |
·消费者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认知与评价 | 第47-50页 |
·从业者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认知与评价 | 第50-51页 |
·小结与启示 | 第51-52页 |
5 台湾与湖南休闲农业发展条件比较 | 第52-66页 |
·经济条件 | 第52-56页 |
·人均GDP | 第52-53页 |
·城市化水平 | 第53-54页 |
·农业结构转型 | 第54-55页 |
·基础设施水平 | 第55页 |
·资金投入 | 第55-56页 |
·休闲消费观念 | 第56页 |
·休闲时间 | 第56-58页 |
·科技条件 | 第58页 |
·政策条件 | 第58-61页 |
·台湾休闲农业扶持政策 | 第58-60页 |
·湖南休闲农业相关政策 | 第60-61页 |
·农地制度 | 第61-63页 |
·台湾的土地制度 | 第61-62页 |
·湖南的土地制度 | 第62-63页 |
·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63-65页 |
·台湾农会 | 第63-64页 |
·湖南农合组织 | 第64-65页 |
·小结与启示 | 第65-66页 |
6 湖南省休闲农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66-70页 |
·观念滞后、认识不足 | 第67页 |
·缺乏整体规划、经营形式单一 | 第67页 |
·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 第67-68页 |
·规模小、档次低、缺乏宣传 | 第68页 |
·脱离"农"本 | 第68页 |
·农合组织困难多、品牌龙头企业数量少 | 第68-69页 |
·同质化严重 | 第69页 |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 第69页 |
·管理不够规范 | 第69-70页 |
·过度开发,破坏资源环境 | 第70页 |
7 推进湖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 第70-75页 |
·改变观念,加强认识 | 第70页 |
·科学规划,创新经营 | 第70-71页 |
·培训人才,提升服务 | 第71-72页 |
·规模发展,加强宣传 | 第72页 |
·以农为本、科技兴农 | 第72-73页 |
·培养农合组织、扶持龙头企业 | 第73页 |
·保持特色,发掘内涵 | 第73页 |
·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 第73-74页 |
·规范管理、完善基础设施 | 第74页 |
·开发与保护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第74-75页 |
8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附录 | 第79-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