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景德镇窑高足杯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6-10页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6页 |
1.2 概念界定 | 第6-7页 |
1.2.1 时间及地域的界定 | 第6-7页 |
1.2.2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7页 |
1.3 研究述评 | 第7-10页 |
1.3.1 研究史回顾 | 第7-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9-10页 |
2 高足杯综述 | 第10-15页 |
2.1 元代以前的高足杯 | 第10-12页 |
2.2 元代的高足杯 | 第12-15页 |
2.2.1 元代的金银器高足杯 | 第12-13页 |
2.2.2 元代瓷质高足杯 | 第13-15页 |
3 元代景德镇窑高足杯的考古发现 | 第15-24页 |
3.1 纪年高足杯的出土情况 | 第15-16页 |
3.2 非纪年元代景德镇窑高足杯的出土情况 | 第16-24页 |
3.2.1 窑址发掘 | 第16-17页 |
3.2.2 窖藏出土 | 第17-20页 |
3.2.3 沉船及城址遗迹 | 第20-24页 |
4 元代景德镇窑高足杯的类型与分期研究 | 第24-45页 |
4.1 类型学分析 | 第24-32页 |
4.1.1 青花 | 第24-26页 |
4.1.2 卵白釉 | 第26-28页 |
4.1.3 青白釉高足杯 | 第28-30页 |
4.1.4 釉里红高足杯 | 第30-31页 |
4.1.5 红绿彩 | 第31-32页 |
4.2 分期研究 | 第32-42页 |
4.2.1 第一期(至元十五年——至大四年) | 第35-36页 |
4.2.2 第二期(至大二年——元统四年) | 第36-38页 |
4.2.3 第三期(元统五年——至正二十八年) | 第38-42页 |
4.3 演变规律 | 第42-45页 |
4.3.1 高足杯杯身的演变 | 第42页 |
4.3.2 衔接工艺的演变 | 第42-43页 |
4.3.3 高足杯圈足的演变 | 第43-45页 |
5 高足杯功用考 | 第45-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