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1.1 番茄 | 第9页 |
1.2 近红外光谱在果蔬品质检测中的应用 | 第9-10页 |
1.3 近红外光谱在番茄贮藏及品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4 二维相关光谱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2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1.5.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5.2 创新点 | 第12页 |
1.5.3 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2 近红外光谱分析应用方法 | 第14-17页 |
2.1 近红外光谱分析数据预处理方法 | 第14页 |
2.2 近红外光谱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第14页 |
2.3 校正集和预测集的划分 | 第14-15页 |
2.4 建模分析模型效果评价 | 第15-17页 |
3 近红外光谱采集和果实质地测定 | 第17-21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3.2 番茄的近红外光谱检测 | 第17-18页 |
3.3 失重率和果实质地的测定 | 第18-21页 |
3.3.1 失重率 | 第18-19页 |
3.3.2 果实质地 | 第19-21页 |
4 温度和贮藏时间对番茄果实贮藏影响的研究 | 第21-33页 |
4.1 样品准备和光谱数据采集 | 第21-22页 |
4.2 常温贮藏下番茄的一维光谱图分析 | 第22页 |
4.3 冷藏下番茄的一维光谱图分析 | 第22-23页 |
4.4 冷冻下番茄的一维光谱图分析和定性分析 | 第23-26页 |
4.4.1 冷冻下番茄的一维光谱图分析 | 第23-24页 |
4.4.2 冷冻对番茄贮藏影响分析 | 第24-26页 |
4.5 温度对番茄贮藏影响分析 | 第26-30页 |
4.5.1 温度对番茄贮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 第26-28页 |
4.5.2 温度对番茄贮藏影响的二维光谱图分析 | 第28-30页 |
4.6 贮藏期番茄失重率和果实质地变化 | 第30-32页 |
4.6.1 贮藏期番茄的失重率变化 | 第31页 |
4.6.2 冷藏期番茄的果实质地变化 | 第31-32页 |
4.6.3 常温贮藏期番茄的果实质地变化 | 第32页 |
4.7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5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冷藏期番茄果实质地定量建模分析 | 第33-40页 |
5.1 试验材料、光谱测定及内部品质检测 | 第33页 |
5.2 番茄在冷藏期的近红外光谱图 | 第33-34页 |
5.3 建立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冷藏番茄果实质地定量分析模型 | 第34-38页 |
5.3.1 样品集的划分 | 第34-35页 |
5.3.2 光谱预处理 | 第35-36页 |
5.3.3 波段选择及PLS建模分析 | 第36-37页 |
5.3.4 果皮破裂力建模分析 | 第37页 |
5.3.5 果皮脆度建模分析 | 第37-38页 |
5.3.6 果皮韧性建模分析 | 第38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38-40页 |
6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常温和冷藏贮藏期番茄果肉平均硬度动力学模型 | 第40-45页 |
6.1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常温贮藏期番茄果肉平均硬度动力学模型 | 第40-42页 |
6.1.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6.1.2 光谱数据采集和果肉平均硬度测定 | 第40页 |
6.1.3 番茄果肉平均硬度的近红外光谱线性分析模型 | 第40-41页 |
6.1.4 番茄果肉平均硬度的近红外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41-42页 |
6.1.5 贮藏时间的预测 | 第42页 |
6.2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冷藏期番茄果肉平均硬度动力学模型 | 第42-44页 |
6.2.1 试验材料 | 第42页 |
6.2.2 光谱数据采集和果肉平均硬度测定 | 第42-43页 |
6.2.3 番茄果肉平均硬度的近红外光谱线性分析模型 | 第43页 |
6.2.4 番茄果肉平均硬度的近红外动力学模型建立 | 第43-44页 |
6.2.5 贮藏时间的预测 | 第44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5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7.1 结论 | 第45-46页 |
7.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