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境与现实—分析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运用
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 第11-13页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第11-12页 |
第二节 发展历史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的特征 | 第13-17页 |
第一节 潜意识绘画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偏执狂批判法 | 第14-15页 |
第三节 错位重构 | 第15-17页 |
一、时空错位重构 | 第15-16页 |
二、形体错位重构 | 第16-17页 |
第三章 意识流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影响 | 第17-30页 |
第一节 意识流的概念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意识流绘画风格 | 第18-19页 |
第三节 中国现代绘画作品中意识流的表现 | 第19-30页 |
一、周春芽《绿狗》 | 第20-21页 |
二、曹力 | 第21-23页 |
三、张小涛 | 第23-24页 |
四、方力钧 | 第24-26页 |
五、赵盼超 | 第26-28页 |
六、罗小华 | 第28-30页 |
第四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魅力与意义 | 第30-42页 |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魅力 | 第30-38页 |
一、创造梦幻世界 | 第30-34页 |
二、用潜意识思考 | 第34-36页 |
三、探索事物本质 | 第36-38页 |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绘画的意义 | 第38-42页 |
一、历史性意义 | 第38-40页 |
二、现代性意义 | 第40页 |
三、文化性意义 | 第40-42页 |
第五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对我创作的影响 | 第42-46页 |
第一节 创作主题的选择 | 第42-43页 |
第二节 绘画心理分析 | 第43-44页 |
第三节 创作中的自由联想 | 第44-45页 |
第四节 研究对我创作的帮助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