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加工利用论文

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其环境效益研究

中文摘要第10-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2 生物质型煤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生物质型煤的成型机理第14页
        1.2.2 生物质型煤的优点第14-15页
        1.2.3 影响生物质型煤性能的主要因素第15-16页
        1.2.4 生物质型煤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型煤的环境效益评估第18-21页
        1.3.1 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概述第18页
        1.3.2 生命周期评价在燃料燃烧方面的应用现状第18-20页
        1.3.3 物质流分析概述第20页
        1.3.4 物质流分析的应用现状第20-21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1-23页
第二章 生物质型煤的应用背景研究第23-33页
    2.1 某县民用燃料使用现状第23-25页
        2.1.1 推广使用洁净型煤的情况第24页
        2.1.2 推广使用洁净型煤存在的问题第24-25页
    2.2 民用燃料燃烧污染物特性分析第25-31页
        2.2.1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25页
        2.2.2 实验内容第25-31页
    2.3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生物质型煤的制备及生物质改性机理研究第33-43页
    3.1 生物质型煤的制备第33-37页
        3.1.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1.2 生物质添加量对型煤强度的影响第35页
        3.1.3 生物质对型煤热稳定性的影响第35-36页
        3.1.4 生物质型煤的配比优化第36页
        3.1.5 本节小结第36-37页
    3.2 发酵改性对生物质型煤的影响第37-42页
        3.2.1 表征手段第37-38页
        3.2.2 发酵改性对型煤中生物质形态的影响第38-39页
        3.2.3 发酵改性对型煤中生物质结构的影响第39-41页
        3.2.4 发酵改性对型煤中生物质热值的影响第41-42页
        3.2.5 本节小结第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生物质型煤的生命周期评价第43-55页
    4.1 目标定义与范围界定第43-44页
        4.1.1 研究对象第43页
        4.1.2 系统边界范围第43-44页
    4.2 清单分析第44-49页
        4.2.1 褐煤的清单分析第44-45页
        4.2.2 生物质型煤的清单分析第45-46页
        4.2.3 燃料燃烧阶段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第46-48页
        4.2.4 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第48-49页
    4.3 环境影响评价第49-51页
        4.3.1 分类整理第49页
        4.3.2 特征化第49-50页
        4.3.3 两种燃煤的潜在环境影响综合分析第50-51页
    4.4 结果解释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生物质型煤的物质流分析第55-61页
    5.1 概述第55-56页
    5.2 生物质型煤制备过程的物质流分析第56-58页
    5.3 生物质型煤生命周期内的物质流分析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六章 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7-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69-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矿井下巷道壁面喷涂材料的制备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MgCl2矿化CO2制备碳酸镁水合物